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ID:16142517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_第1页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_第2页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_第3页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_第4页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教学目的:1.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诗歌的意境。2.让学生领悟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学步骤:一、课前三分钟讲话,以“月亮”为主题自由发表看法,引出新课。二、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理解(整体把握)诗歌。1.快速默读一遍,然后凭借自己对此诗的初步理解,尽情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韵味)2.说说你对此诗内容的理解。明确:这首诗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3.自由朗读,仔细揣摩如何读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然后大胆地朗读给大家听。(从朗读的技巧方面,师、生共同评价)4.教师配乐范读。5.鼓励学

2、生进行配乐朗读表演。6.全班配乐齐读。三、赏析诗歌:通过反复诵读,你觉得哪些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或者针对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四、积累诗歌:比一比,看谁背得最快、最有感情。五、谈谈学习体会。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谈,既可以联系生活谈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也可以谈学习诗歌的方法。不妨与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步骤,以此让学生归纳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大致可归纳为:朗读—赏析—积累。(板书)允许学生有自己总结的独特的学习方式。六、作业:课后收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水调歌头教学目的:

3、1.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教学步骤:一、播放《水调歌头》歌曲,创设情境,引出新课。二、学生汇报收集的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师简介词作背景。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苏轼时年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三、结合工具书及课文注解,疏通文意。

4、先组内交流,鼓励质疑、解疑,译文遇到难题组内无法解决的,全班共同探讨。四、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发挥想象描绘词的意境。(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教师点拨难解的字词或投影出来。)五、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六、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从教师的范读和自己对词作的初步认识上整体把握,进而明确上下阕的内容(板书):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重点赏析: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以下问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心中的天宫是怎样的?2.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欣赏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5、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满。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八、学生单人配乐朗读,教师点拨。九、男生配乐朗读上阕,女生配乐朗读下阕。十、归纳小结,主题: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十一、全

6、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画,并将词作配上。十二、作业:1.课后将这首词绘成图画。2.背诵整首诗,直到会准确默写。3.课后继续收集中秋咏月诗词,准备朗诵会。板书:水调歌头 苏轼情景交融上阕:月下饮酒——幻想超脱尘世转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对月怀人——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主题: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我的思念是圆的教学目标:1、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富的联想。3、诗中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学

7、方法:朗读法,合作探讨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由《七子之歌》导入2、谈话引题: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团圆节。诗人从月亮是圆的,想到自己的思念也是圆的,引出联想,表情达意。二、学生自读课文(一)朗读全诗1、先集体朗读。(老师评价,指出优缺点)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二)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将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艾青的诗,往往较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

8、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向往、追求和讴歌。(三)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89年,是诗人晚期作品。诗人一生经历坎坷,人到晚年后,对亲情看得越来越重。此诗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四)题目解说:“我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情感上的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我追求美好的团圆(渴望团圆,渴望美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