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

ID:16155631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_第1页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_第2页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_第3页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_第4页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思考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夏汛鸽  秦巴地区“连片特困”依然具有如下特点:传统农业产业在萎缩,青壮年劳动力严重匮乏,增收渠道少难度大,贫困导因,大多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估计整个秦巴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不应有任何懈怠。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位于川、渝、陕、甘、鄂、豫六省市交界处,涉及75个区县,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0

2、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900万。东西走向的秦岭、大巴山横亘境内,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流贯其间,处在温带与亚热带的交接地带。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和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这里成为我国气候、植被、矿藏和物种的重要区界与交汇场所,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广阔的前景,是一个有巨大潜在优势的待开发区域。秦巴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目前也是我国新确定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2011年8月间,以全国工商联在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定点扶贫的长期实践为基础,中共中央统战部光彩事

3、业指导中心、全国工商联扶贫部和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联合对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相关省市进行了调研。  “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从全局看,减贫尤其是解决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所以,从形式上看,本次调研尽管依然关注扶贫开发的老问题,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其新的内涵。本次调研产生的相关政策思考,实际上涉及到我国如何从全局上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实现真正意义上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农村

4、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简称《纲要》)实施以来,秦巴地区扶贫开发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一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并正在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开发道路。  同时不必讳言,秦巴地区“连片特困”依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传统农业产业在萎缩,种植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缩减,农民对养殖业积极性不高,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低,特别是耕地闲置或撂荒现象日益突出。二是青壮

5、年劳动力严重匮乏,几乎每家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未出去的大多是失去劳动能力的病残者或没有劳动能力的智障者。三是增收渠道少难度大,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知识和技能,外出打工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砖厂、拆卸、搬运等劳动强度大和工时长的行业,工资低、欠薪多、讨薪难;务农收入,增收难度越来越大。粮价扣除种子、化肥、农药、薄膜、抽水等成本后,农民没什么钱赚。四是贫困导因,大多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里有人因生大病或主要劳动力去世等大变故,或家有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智障人,则陷入贫困并很难靠开发扶贫实现脱贫

6、,需要长期依靠民政救济和慈善关怀。  目前,提高扶贫标准是注重差异性现状分析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本次调研所实地了解的一些地方,大多实际上已程度不同地制定或测定了新的扶贫标准,其中至少还有占农业人口14%左右的农民为贫困人口,个别地方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1/3左右。国家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无疑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估计整个秦巴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不应有任何懈怠。  实施有差异的扶贫措施  结合秦巴

7、连片特困地区实际,为实现《纲要》既定的奋斗目标:一是要继续增加投入。包括农户企业化转型,产业市场化对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突破产业化发展瓶颈;以“打包”方式实现特色产业“捆绑”发展;落实大项目,促进连片大开发成为产业大开发;继续鼓励和促进民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盘活特困区域存量资产,整合连片扶贫资源,激发农村金融活力;优化当地产业与区域性产业衔接,加大国家金融对相关产业支持力度。  二是要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作为优先扶贫地带。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乡村给予重点扶持;应对“搬迁移民

8、”、“生态移民”予以细分,从长计议鼓励外出受教育、务工的青年人不再返回不宜居住的贫瘠地区,实现自然淘汰性质的“自然移民”或“智力移民”。应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并合理解释其应承担的责任;应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村村通路”的实际成效。  三是要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力度。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实验区(基地),探索水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体制机制,研究秦岭与巴山特殊地质地貌生态养护体系,鼓励民营企业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四是要通过政策支持和部门协作保障扶贫开发的实际社会效果。探索基层工商联(商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