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

ID:16222132

大小:40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8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_第1页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_第2页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_第3页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_第4页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列》1.数列的通项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1)观察与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分析符号、数字、字母与项数在变化过程中的联系,初步归纳公式。(2)公式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3)利用与的关系求例1,已知数列例2,(4)构造新数列法;例1.例2.例3.(5)逐项作差求和法;(叠加法)(6)逐项作商求积法(形如:)l判断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2)递推法:(性质)3)4)求和法:例1:已知数列2.等差数列中:第8页共8页(1)等差数列公差的取值与等差数列的单调性d>0,单调递增;d<0,单调递减。(2);(3)也成等差数列,公差为kd;(4)两等差数

2、列对应项和(差)组成的新数列仍成等差数列.(5)仍成等差数列.(例1:在等差数列解:(6),,,例1:例2:在等差数列例3:例4:(7)若,则;若,则,;.(8)“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第8页共8页例1:例2:解:例3:等差数列?(9)等差中项:若成等差数列,则叫做的等差中项。(10)第8页共8页例:(11)若项数为2n-1,3.等比数列中:(1)等比数列的符号特征(全正或全负或一正一负),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与等比数列的单调性。(2);(3)、成等比数列;成等比数列成等比数列.(4)两等比数列对应项积(商)组成的新数列仍成等比数列.(5)成等比数列.(6).

3、(7);.(8)“首大于1”的正值递减等比数列中,前项积的最大值是所有大于或等于1的项的积;“首小于1”的正值递增等比数列中,前项积的最小值是所有小于或等于1的项的积;(9)并非任何两数总有等比中项.仅当实数同号时,实数存在等比中项.对同号两实数的等比中项不仅存在,而且有一对.也就是说,两实数要么没有等比中项(非同号时),如果有,必有一对(同号时)。(10)判定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中项法、通项法、和式法第8页共8页11)连续m项的和(….)仍成等比数列,注意:这连续m项的和必须非零才能成立。若项数为2n时,则例:一个项数为偶数的等比数列,全部各项之和为偶数项之和的4倍,前3

4、项之积为64,求通项公式设数列例:解:例: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各项都不为零的常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5.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③,,,.例:1.第8页共8页2.(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例求和(3)倒序相加法:在数列求和中,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

5、,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将其和转化为“一个新的的等比数列的和”求解(注意:一般错位相减后,其中“新等比数列的项数是原数列的项数减一的差”!)(这也是等比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之一).第8页共8页(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①②,③例:1.2.第8页共8页第8页共8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