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

ID:16226560

大小:28.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_第1页
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_第2页
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_第3页
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冷沉淀(cryoprecipitate)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低温(约0~4℃)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是FFP的部分凝血因子浓集制品,其中主要成分有:Ⅷ因子、纤维蛋白原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结合蛋白、ⅩⅢ因子等。冷沉淀因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Ⅷ因子缺乏症患者,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型甲型血友病患者,DIC及大出血患者的替代治疗等。因冷沉淀中的Ⅷ因子为不稳定凝血因子,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每袋冷沉淀Ⅷ因子含量各不相同,通过查阅相关

2、资料及跟踪验证,对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1冷沉淀的制备方法  冷沉淀制品是以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近年来因多联采血袋的广泛应用,冷沉淀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安全性更强,各地中心血站均能生产。目前国内冷沉淀的制备常用两种方法[1]:  1.1离心法  取出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FFP),置室温中约5分钟,待双联袋导管(连接管)变软后,将血浆置入2~6℃水浴箱中融化。当血浆基本融化时,取出血浆,在2±2℃的环境下重离心,使冷沉淀凝血因子下沉于塑料袋底部。将上清分入空袋内,血袋底部的沉淀内大约含有20~30ml血浆

3、,即为冷沉淀凝血因子。  1.2虹吸法  取出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FFP),置室温中约5分钟,待双联袋导管(连接管)变软后,将新鲜冰冻血浆袋置于2~6℃水浴箱中,另一空袋悬于水浴箱外且位置低于血浆袋,两袋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新鲜冰冻血浆融化时,上清血浆随时被虹吸入空袋中,冷沉淀遗留在新鲜冰冻血浆袋中。在融化过程中控制水浴温度在2~6℃。待新鲜冰冻血浆融化至约40~50ml时,即为冷沉淀凝血因子。  以上两种方法制备好的冷沉淀需迅速放入速冻机中冷冻,于-20℃以下冰箱中保存,保存期不超过一年,输注前于37℃水浴融化,并于4小时内

4、输注。  2冷沉淀的质量标准  根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规定,冷沉淀外观:肉眼观察30℃~37℃融化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无气泡、无重度乳糜。储血容器应无破损,应热合保留注满冷沉淀凝血因子的采血袋上的转移管至少10cm(采血袋应符合GB14232)临床备用。容量25mL±5mL/袋,新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征求意见稿)》规定,冷沉淀的容量标准为25ml±5ml/袋(离心法)、45ml±5ml/袋(虹吸法)。纤维蛋白原含量≥150mg/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75mg/

5、1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Ⅷ因子含量≥80IU/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40IU/1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2]。  我站质量管理部门每月依据《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对冷沉淀质量进行抽检,抽检结果显示10%左右的冷沉淀Ⅷ因子含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3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  冷沉淀的制备经历了全血、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三个阶段,影响因素很多,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任何一个环节的误差均可影响到冷沉淀制品的质量。  3.1正常人群中FⅧ:C的含量实际上,正常个体中FⅧ水平相差在50%~200%之间。我站对29名献血

6、者进行FⅧ:C检测,结果FⅧ:C为95.2±25.0(%)。人体内FⅧ:C的含量与人的红细胞的ABO血型有关,O型含量最少。已知服用一些药物,如避孕药可增加FⅧ水平。血管作用肽1-脱氨-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可增加循环中FⅧ水平达300%[1]。  3.2血液采集过程用于成分分离的全血,采血过程中应注意速度,通常200ml全血采集时间就小于3分钟,400ml全血采集时间应小于6分钟,如血液不畅,出现凝块及溶血均会影响到全血中FⅧ的含量。  冷沉淀中FⅧ:C的收获率还与采集血液的抗凝剂有关:CPD抗凝剂要高于ACD-A抗凝

7、剂。对此差别的解释是ACD-A的pH(5.0)比CPD(5.5)更低。已知FⅧ最佳pH为7.0~7.4,在酸性中FⅧ:C变性。在血液刚采集ACD中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较高,FⅧ接触低pH而丢失。枸橼酸盐在每种抗凝剂中的总量也影响FⅧ的回收。Rock等证实血浆中FⅧ水平与枸橼酸盐的量呈反比[1]。  3.3制备过程冷沉淀中的主要成分Ⅷ因子是一种不稳定的凝血因子,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对Ⅷ因子有很大影响,一项研究表明采血后6小时内室温保存的血液FⅧ:C明显低于(4±2)℃保存的血液,凝血因子Ⅷ水平在4℃保存8h后下降14%;在保存24h后,

8、下降约30%;在保存48h后,下降约40%。而Ⅴ因子、纤维蛋白原和其他稳定凝血因子则不受影响[3]。因此冷沉淀制备时间及制备过程中的保持冷链的连续性是关键。  3.3.1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时,保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