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习资料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习资料

ID:16241073

大小:82.99 KB

页数:94页

时间:2018-08-08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习资料_第1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习资料_第2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习资料_第3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习资料_第4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婚姻家庭继承法第一章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一、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一)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1.“前婚姻社会”没有婚姻概念和婚姻禁忌,中国古人称为“男女杂游,不媒不聘”,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是“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每个男子也属于每个女子”。2.群婚制又称集团婚制,是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和“前婚姻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血缘关系的限制。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血缘群婚制又称血缘婚,是指同辈分间的男女可以互为夫妻,但排除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通婚。(2)亚血缘群婚制又称亚血缘婚、普那路

2、亚婚,是同辈分男女之间的集团婚,但排除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恩格斯:于是一群姐妹成为她们共同之夫的共同之妻,但她们的兄弟是除外的;另一方面,一群兄弟成为她们共同之妻的共同之夫,但他们的姐妹是除外的。——即兄弟姐妹间存在严格的婚姻禁例。3.对偶婚制是指在母系氏族制度下,属于不同氏族的成对男女,在一定的时期内过着对偶式的同居生活。有三个特点:第一,这种对偶是以女方为本位的,男子跟从女子,即所谓“男从女居”。第二,这种同居生活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没有严格的约束,同居的关系可以由任何一方随时宣布解除。第三,对偶之间是一种单纯

3、的同居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4.一夫一妻制又称“个体婚制”或“单偶婚制”,是由一男一女结成稳定的配偶关系的婚姻家庭形式。其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1)父系血统的确认(2)居住地的改变(3)买卖婚的发生(二)阶级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1.奴隶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1)早期残存着原始社会的婚姻习俗,掠夺婚和包办婚盛行;(2)婚姻关系从属于宗法等级制度,奴隶主阶级实行公开的一夫多妻制,奴隶的婚姻由奴隶主随心所欲地支配;(3)在家庭关系方面,家长权、父权和夫权三位一体,妇女和子女依附家长,没有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2.封建社

4、会的婚姻家庭制度(1)包办强迫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我国封建婚姻的主要形式;(2)一夫多妻制。封建地主阶级实行一夫多妻制,其表现形式是一夫多妾。(3)男尊女卑和夫权统治。封建礼法强调男尊女卑,要求女子遵守“三从四德”;已婚妇女必须服从丈夫的意志。(4)家长专制,漠视子女利益。家长的权力很大,子女必须绝对服从家长的意志,既没有人身方面的权力,也没有财产方面的权力。3.资本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关系摆脱了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具有了平等因素;自由婚取代了封建的包办强迫婚,男女平等取代了过去的男尊女卑,家庭

5、成员的民主取代了家长制。4.社会主义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和男女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具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等特征。但收受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二、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一)已颁布的法规1.1950年《婚姻法》第一条明确宣布: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2.1980年《婚姻法》3.2001年修正案第一,在法律原则

6、方面第二,在结婚方面第三,在家庭关系方面第四,离婚方面第五,增设了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4.《婚姻登记条例》(施行日期:2003.10.1)5.《司法解释(一)》(施行日期:2002.2.27)6.《司法解释(二)》(施行日期:2004.4.1)7.《司法解释(三)》(施行日期:2011.8.13)8.《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日期:1992.4.1,1998年修正)9.《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施行日期:1985.10.1)(二)婚姻家庭法的地位与编制体系1.古代——诸法合体2.近代——附属于民法3.当代(1)回归民

7、法(2)一个独立法律部门须进一步完善:亲属制、配偶权、亲权、监护制、扶养制及渉外婚姻家庭制。第二章亲属制度一、亲属的概念(一)亲属的概念狭义的仅指具有婚姻、血缘或拟制血亲关系的,同时彼此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成员。(二)亲属的特征1.亲属是一种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2.亲属之间有着固定的身份和称谓3.亲属体现为权利义务关系(三)亲属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二、亲属的种类(一)中国古代亲属的分类:宗亲、外亲和妻亲(二)现代亲属一般分类1.配偶2.血亲:自然血亲和法律拟制血亲3.姻亲(1)血亲的配偶(2)配偶的血亲(3)

8、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三)亲属的其它分类三、亲系与亲等(一)亲系1.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2.直系姻亲与旁系姻亲(二)亲等及计算方法1.亲等的概念——亲属等级,亲属亲疏远近的单位2.亲等的计算(1)罗马法亲等计算法①直系血亲——间隔计算法②旁系血亲——相加法(2)寺院法亲等计算法①直系血亲——间隔计算法②旁系血亲——比较法:等者从一,不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