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ID:16257039

大小:19.3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8

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_第1页
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_第2页
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_第3页
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_第4页
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研究意义】动机是个性心理的一部分,其会对个体日后的发展和心理建康产生影响,所以对影响成就动机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将有重大意义:Atkinson曾经把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两个维度。McClelland曾运用主题统觉测验对一大批大学生进行成就需要的测量而预测未来的商业精英,在事隔14年后又对施测的大学生进行追踪,得到的结论是有83%的企业家在大学时测验被认定是高成就需要者,相反79%的非企业家曾被认定是低成就需要者。回到现实,我们可以利用成就动机推测个体的成就方向及成就概率大小。另一项

2、McClelland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是可以由后天训练习得的,所以在今天的教育上,我们可以对个体进行特别训练,而塑造其成就动机,而使之成为特定人才。现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学校健康教育也提上日程,通过分析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进行成就教育,分析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可在教育中对个体进行成就动机陪养,以间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重在素质培养,而对成就动机本身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会对培养全方面人才提供帮助。【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⑴HenryMurray提出成就需要就是“完成艰巨任务;通过控制;掌握或组织……

3、克服困难,取得更高的成绩;扩展自我”的愿望,(1938),并运用编制的主题统觉测验(TAT)测得个人成就需要的分数。⑵DavidMcClelland最早对“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是什么样子”进行研究(McClelland,1961;McClelland1953)。研究的对象是商业人士,通过研究的出的结论为:高成就需要者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是戒指的冒险家,他们想要获得成功,但他们更要避免失败;他们干劲十足,可只对那些潜在着个人成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他们喜欢那些需对结果负责任的工作,渴望听到别人对自己成功的赞扬,同时也准备好了接受别人对

4、失败的批评。⑶“我们能用成就需要分数预测哪些人会成为未来工商界的精英吗?”针对这个问题,McClelland(1965)对一批大学生实施了主题统觉测验,得到了他们成就需要的分数,14年后,又找到这些人,比较了高成就需要者和低成就需要者在选择职业的差别。不出所料,有83%的企业家在14年前被认定是高成就需要者。相反,有79%的非企业家曾被认定是低成就需要者。进而得出结论,搞成就需要者更可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地成就动机者更多地使繁荣经济出现滑坡(Litting&Yeracaris,1965)。⑷McClelland&Boyatzis

5、,(1982)发现成就需要与基层管理者的成功有正相关,但与高层管理人员的成功无关。研究表明,不同水平的成就需要与个人的成就行为无关。McClelland提出假设,能用国民的成就需要分数预测这个国家的经济涨落。⑸Eccles等人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确认那些是成就性任务时是有差异的(Eccles,1985;Eccles,Acler,Meece,1984),即由于性别角色社会化方面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确定成就目标或一定的成就在个人目标中所处地位方面存在差异,意味着,女性也有成就目标,但她们会把其他目标或他人的幸福放在自己的成就目标

6、之上。⑹Gaeddert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对成功的定义不同,男性更倾向于把成功定义为外部标准,而女性则倾向于定义为内部标准,例如男性获得威望或是获得别人对自己成就的认可,女性则认为她们是否完成了原定计划(Gaeddert,1985)。⑺20世纪80年代,Nicholls(1984)和Dweck(1988)等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理论,并使之成为90年代研究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成就目标是指“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的关于认知过程的计划”(Elliott&Dweck,1988);另一些则认为,成就目标是指“关于个体追求成就

7、任务的理由和目标的认知表征”,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是有关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有组织的一种信念系统。”(Pintrich,2000)⑻Elliott和他的同事(Elliott,1991;Elliott&Church,1997;Elliott&Harackiewicz,1996)将趋势——回避着两个古老的成就动机概念引入到成就目标理论中,把成绩目标进一步区分为成绩趋近目标,旨在获得积极的活动结果;还有成绩回避目标,旨在避免消极的活动结果。⑼Pintrich(2000)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到

8、掌握目标中,将掌握目标分为趋近和回避两种状态,进而把成就目标分为四种,即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⑽McClelland(1955)发现,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高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