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概述与经验分享要点

、成本管理概述与经验分享要点

ID:16338617

大小:367.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8-09

、成本管理概述与经验分享要点_第1页
、成本管理概述与经验分享要点_第2页
、成本管理概述与经验分享要点_第3页
、成本管理概述与经验分享要点_第4页
、成本管理概述与经验分享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概述与经验分享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目商务经理培训----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和项目成本管理经验分享一、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成本管理的思想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成长阶段,其核心内容相应地从最初的成本核算、成本节约和控制,过渡到全面成本管理,直至最后的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侧重点也由事后反映、事中控制转向事前预测,直至目前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多环节相结合的战略化成本管理阶段。  (一)萌芽期事后成本核算阶段一般认为成本管理理论是从l9世纪2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但作为成本管理基础的成本核算,却在l5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它首先产生于人们计算销售损益的需要,在人类早期漫长的生产和交换历史中,由

2、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不发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品种单一,整个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所以消费者只是产品和阶段的接受者,根本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的重心自然是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成本核算只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附带职能。1750年,英国人詹姆斯·多德森(JameDoam)为他的亚麻制袜厂设计的存货、纺麻、漂白、染色、织袜、整理等步骤的记录,最后可计算出每双棕色长袜的成本,初步形成了分步成本计算法的模式。随后,由于近代工厂制度的建立,间接制造费用急剧增加,间接费用如何分配到各个产品中去成为当时成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889年,英国会

3、计师G·P诺顿(Norton)在《纺织工业簿记》(‘Textile—ManufacturesBookKeeping))一书中,主张将成本分为主要成本和间接费用两大部分,主要成本按产品进行分配,间接费用则直接转到损益账户中,设计出了制造成本法的模式。这一时期成本管理的思想尚在酝酿之中。主要体现在事后对销售产品的成本按一定方法进行核算,并将企业各年的实际成本进行相互比较。这些虽然为下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本信息,但仍局限于事后对成本被动的反映,并不能达到及时控制生产耗费的目的,所以它不适用于成本管理,当时主要用于产品定价和期间损益的计算。不过,这些成本核算意识及方法的产生

4、为以后成本管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许多方法在今天仍在广泛应用。  (二)形成期——事中成本控制阶段  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资本逐渐向大企业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经营管理日益复杂化,而且由于大量生产带来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迫使企业必须改变凭经验或惯例进行管理的传统方法,合理地进行内部管理。1911年,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提出了“以计件工资和标准化工作原理来控制工人生产效率”的思想。随后,在会计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技术方法便应运而生。与以前仅利用过的数值进

5、行成本计算的方法不同,标准成本法要求预先制定作为规范的标准数值,在生产经营过程之中,随着生产耗费的发生,就将实际资金耗费与标准成本值相比较,从中揭示实际耗费脱离标准的差异,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调节。  进入20世纪30年代,标准成本的现实性进一步扩大,最初的标准成本是以长期的平均价格、接近于理论值的效率水平及最高开工率来制定的,所得的标准化成本是理想标准成本,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特别是在经济剧烈变动的20世纪20年代,尽管制约成本产生的现实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但标准成本却长期固定不变,因此发生的成本差异太多,不能与管理者的责任相结合,因此人们迫切要求以现行标准成本代替理想标准成本。 

6、 现行标准成本是以短期的预计价格、现实条件下可达到的作业效率水平和预计的开工率为前提制定的。由“理想标准成本”发展到“现行标准成本”,标志着标准成本从原来的作为理想的规范向作为现实应达到的目标转化,并促使标准成本在产品实际成本的控制中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标准成本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将成本管理从事后成本核算向前移到事中成本控制,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生产工人都增强了控制成本的意识,推动了企业成本的降低和节约。它不仅是一种成本制度,而且还能满足企业计算损益的需要,从而将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  至今,标准成本仍是对产品成本,特别是制造领域的直接成本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并与预

7、算控制一起成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展期——事前成本预测与事中成本控制相结合的阶段  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企业广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迫使企业在成本管理控制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194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Miles)首先提出“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的概念,要求企业在新产品设计或者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