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伸和扩展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伸和扩展

ID:1633931

大小:1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伸和扩展_第1页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伸和扩展_第2页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伸和扩展_第3页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伸和扩展_第4页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伸和扩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伸和扩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引伸和扩展物理教师有一种看法,物理课本容易,高考试题难,仅做物理课本上的习题不能满足高考的要求。于是乎,扩充大量的习题,购买许多的复习资料,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笔者在教学中感到,那种脱离课本,大量补充习题的做法是事倍功半的。紧紧抓住课本,注重课本例题和习题的引伸和扩展,用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则事半功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1改变题设条件,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在第四章机械能第一节功[见高中《物理》(必修)106]中,有一例题: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推一个箱子,使

2、箱子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如图1所示,求推力所做的功。FF图1解:据功的公式,所以此题直接应用功的公式计算,比较简单。引伸:设此物体质量,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推力做的功、摩擦力做的功和合外力做的功W。开始我只问求推力做的功,提问时有的同学回答先求合外力,再用求功。经提示,大部分同学知道这样求的不是推力做的功,推力做的功不变,此时我总结:求功一定要搞清楚的是哪个力做的功。解:以上可以看出,即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因此,求合外力的功可以先用力的合成求合外力,然后根据功的公式去求;也可以先求各个分力的

3、功,再用代数和求出总功即合外力做的功。7用心爱心专心这一引伸既强调了求功要注意求哪个力的功,又引出了求合力的功的两种方法,并为以后讲动能定理打下基础。1增加设问,使学生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课本上的例题,往往针对本节所讲的概念和规律而设问的,着重本节所讲的解题方法的应用,我们扩展一下,可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在“功率”一节(109)中有例题一艘轮船以最大速度航行时,所受的阻力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等于,轮船的最大航行速度是多少?解:当轮船达最大航行速度时,为匀速运动,据功率公式,有扩展:设这艘轮船的质量为,求当它的航行速

4、度为、和时,它的加速度为多大?解:据,当小时,大,加速度大。;又所以当时,当时,当时,这样既巩固了公式的应用,又使学生理解轮船(或其它交通工具)在加速过程中随速度的增加,加速度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把功率与牛顿第二定律联系起来。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解物理问题的能力7用心爱心专心必修本293第18题: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00的物体在1.0N的水平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将此力换为相反方向的1.0N的力,再过将力的方向再换过来,……这样,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虽然不变,方向却每过

5、变换一次。求经过半分钟物体的位移。此题作为学生作业,他们的解法是解:位移:半分钟含有的个数为在讲评时我指出,这种解法虽然正确,但不太严密,应该这样解:第二个的位移为半分钟内含个“周期”(为1个周期)。所以如果要求的位移,则应余1最后的位移为如果要求的位移,则差1差的的位移为:或者余3最后中前位移为后的位移为7用心爱心专心如用学生解法,有可能误解为余1另外此题可用图象法解。解:分别作出、及图,如图2、3、4所示。从图中看出,虽然F和时正时负,但始终是正的,即物体朝一个方向一直运动。F/N1.00246283032t

6、/s-1.0图2a/ms-25.00246283032t/s-5.0图31002462829303132t/s图4根据在图象中位移由“面积”表示的思想,每一个周期物体位移为到28为7个周期,为7用心爱心专心通过多种解法,使学生对题设的物理情境更加明晰,对公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的优点也比较明确。4多题一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对3中所列的习题,我们找出下列习题物理情境或解题方法与它类似。4.1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度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恒力F,历时;随即把此力改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如此反复,只改变力

7、的方向,共历时1分钟,在此1分钟内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B.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继续向东运动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答案选D。[1988年高考第一(8)题]4.2本题所描述的电子的运动规律,与上两题相同。要使电子到达A板时获得最大动能,须使电子在B到A中一直加速,也就是电压U的半周期不小于电子从B到A所用的时间。此题答案为(1985年高考最后一题)4.

8、3仍如上图1,A、B是一对平行的金属板。在两板间加上一周期为T的交变电压U,A板的电势=0,B板的电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在0到T/2的时间内,(正的常数);在T/2到T的时间内,;在T到3T/2的时间内,;在3T/2到2T的时间内,,…….7用心爱心专心设电子的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均可忽略。A.若电子是在=0时刻进入的,它将一直向B板运动。B.若电子是在=T/8时刻进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