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

ID:16341992

大小:21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9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_第1页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_第2页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_第3页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_第4页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1) 前 言  一、教材体系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二部分:财政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四部分:市场营销  第五部分:管理学基础  第六部分:法律  涉及多个学科。  什么叫复合型人才?把经济基础知识学完就是复合型人才。  二、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试卷分析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有两种: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单选题70小题,第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试卷总题量为105小题,满分140分。  三、学习方法  1.针对教材特点的解决方

2、案  (1)内容多;(2)记忆量大  针对内容多的特点,要让教材由厚到薄。要找出那出闪闪发光的句子和词语。什么是闪光耀眼的?也就是结合考试要求比较重要的内容。一句重要的话,一个重要的詞。有时候一大段叙述都是在阐述一个观点,那么这句表达观点的话就是重要的话。  例如:第三章第一个问题:货币转化为资本,说了一页多之后,最后一句话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一句话下个定义,给个概念,说明一种认识等,那么其中的关键词就是重要的词。  例如:第一章第(二)个问题第二段讲生产关系,有一句话藏在第四行:生产是起决定作

3、用的环节。07年09年的真题都考了这句话。  当然这其中有些东西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针对记忆量大的特点,有两个对策:  一是注意归纳总结,以达到由繁到简的效果。其实是简约而不简单。看似总结出三两句话或一两个重要词,却每词每句都是要点。  二是注意记忆技巧。这么大的记忆量不仅是对毅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记忆技巧的挑战。运用了科学的记忆技巧,记忆便可由难变易。  例如:第三章第六个问题: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在资本循环中实际上讲了这样几个问题: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阶段;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并与剩余价值联系起来;产业资本的

4、三种循环形式。这几个问题可以一一对应地去进行记忆。这样看似杂乱的内容就形成了三条清晰的线条。  2.注意梳理不同问题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中有的内容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但教材在编排时并未将其串连在一起,看似很零散,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以便于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例如:第三章“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利润→平均利润→商品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与价值产生背离(价值规律实现形式的改变)。  再如:第二章第一个问题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第一个问题讲的是商品的使

5、用价值和价值,第二个问题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个问题是有联系的。具体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3.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要想掌握应对考试应该掌握的内容,就要好好读教材,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记忆。  如果把教材看成你最喜欢的人,达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境界就不那么难了。  4.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一些内容。  不要把它看成书本知识,更不要把它看得高深莫测,其实不少知识都可以运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认识去理解和把握。要理解和想象地去记忆。  例如,对价值规律的理解:有一个我们熟知的成语很好地

6、诠释了价值规律的含义:洛阳纸贵。  再如,从H1N1流行开始,大蒜价格在一年之内飞涨14倍多,导致一些餐馆减少或停止使用大蒜来制作菜品,甚至香锅里都难以看到大蒜的影子了。  5.多做例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这是老声常弹,却又不能不弹。  四、讲课方法  1.举日常生活或经济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例,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且易理解。  2.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利大家记忆。  3.一是近年试题。二是根据考试内容要求及真题的出题方式进行设计。我力求所设计的例题与课后练习题不同,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备考的路上你

7、并不孤单,老师和你在一起。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2)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  考试内容: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要素。  概念: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

8、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条件    B.人的劳动  C.生产关系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714010101]  『正确答案』BDE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考试内容: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