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

ID:16392433

大小:186.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9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_第1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_第2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_第3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_第4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三组课文导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围绕“人物的语言”,从不同年代、不同体裁、不同国籍的作品中进行精选编辑的。《杨氏之子》是一篇小文言文。该文鲜活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聪慧伶俐的少年形象,读罢此文,一个活生生的“小大人”将刻录在你的大脑中,删除不去。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本文在一些词汇的使用和语句的表述上都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区别,学好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将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晏子使楚》介绍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通过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身材上的矮子,语言上的巨

2、人”形象,同时该文还向我们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历史。《半截蜡烛》作为剧本又为我们在文学欣赏上打开了新的一扇窗,读后,会让你阅读视野更加开阔。《打电话》是一个相声段子。富于夸张、通俗易懂、贴近口语的语言风格把生活中的某些人中的某些事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废话连篇的“啰唆”令人捧腹,回味无穷。走进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通过对课文中相关人物语言的探究,我们就一定深刻地体会到:“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有理由相信:一单元的学习,你的说话也一定会越来越艺术,会有更多的听众乐于倾听你的语言!单元学习目标:学习本单元我要

3、完成如下目标:◇认识本单元的11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并且力争能够写得正确、规范、美观;根据课文能够理解单元生词的意思,并能应用。◇通过学习,能够把握人物语言特色,具体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彩,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通过学习,初步感知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学会了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挖掘人物品格的具体方法,初步懂得如何来表现人物。单元学习重点:体会人物语言表达的巧妙,挖掘人物的内在品质。单元学法提示:1.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弄清一些词语的意思,扫清阅读障碍,为进一步

4、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2.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了解大意;理顺故事的来龙去脉,原委曲直。3.仔细读课文,在弄清事件的起因与情景的情况下,根据故事因果关系,抓住人物的语言,感悟人物语言的巧妙。4.抓住课文的细节描写,整体感知人物,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尝试运用“批注法”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批注。5.尝试创编课文,将《杨氏之子》、《半截蜡烛》、打电话》改编城小故事,从而加深读课文内容的积累与理解。6.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劝说”,在组织语言材料时,要体现一个“劝”字,注意劝说的对象,语言要委婉得体,事先

5、要设计好“劝说”的铺垫,不能单刀直入,使“劝说”变成“批评”。可以举一些相关的正反面事例,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使劝说变得入情入理,让人乐于接受,达到劝说的目的。83五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7.习作练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目标选择习作材料。无论是发言稿还是竞选讲稿,首先要感情真挚,尊重听众。其次是要用事实说话,以具体的事例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志向,让人听后信服你。本单元课时安排:两篇讲读课文可以安排5课时,两篇阅读课文安排4课时,口语交际、习作练习安排3课时,共计需要12课时。学习准备:学习

6、本单元时,可以搜集阅读《成语故事》、《世说新语》以及一些话剧、京剧等剧本,选择中央戏曲频道,观看自己能看懂的剧种,欣赏马季、姜昆等演员的相声段子。10杨氏之子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文中的3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仔细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揣摩问与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应声”、“未闻”、等词语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性格品质。4.通过古今文对照背诵课文。学习重点:(1)根据句子的意思译成白话

7、文。(2)杨氏之子的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巧妙之处。学习准备:搜集有关《世说新语》原文或相关的白话文故事。课时:建议2课时。学情分析:教学指南:1.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举例如下: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83五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

8、读理解的难点。建议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 ⑴学生尝试读文,根据学生读文情况教师示范读文,帮助学生在把短文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⑵ 在读通课文后,请学生根据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加以点拨,如“为设果”是说谁为谁摆放水果?“家禽”是现在说的“家禽”吗?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3.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