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教科版思品

九年级教科版思品

ID:16393882

大小:11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9

九年级教科版思品_第1页
九年级教科版思品_第2页
九年级教科版思品_第3页
九年级教科版思品_第4页
九年级教科版思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教科版思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1.伟大的民族精神。   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儿女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之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这些都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在漫

2、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维护着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2.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链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1921年,中国共产

3、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1)一百多年来,各种理论和运动,都在寻求救国

4、救民的道路,但都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而失败。   (2)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建立了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5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振兴。   5.历史给我们的昭示。   (1)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

5、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初步的繁荣富强。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少年该怎么做?1.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当祖国的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的发展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   (1)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能亡身。   (2)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

6、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2.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以天下为己任”。   (2)将来,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自然落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每个人都责无旁贷。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3)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

7、量,我们的成败,决定着国家的成败。我们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第四课 走向小康   1.我国的小康目标。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构想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