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

ID:1640887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_第1页
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_第2页
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_第3页
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初一语文刘尚俊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初步感知文意。2、体会家庭成员各自的思想感情,从不同人的立场考虑如何解决这场矛盾,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信大家都有好朋友吧?爸爸、妈妈是不是支持你们的友谊呢?你有没有因为朋友的事情跟爸爸妈妈闹过矛盾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看看我们文章中的小主人公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想一想我们到底该如何这类亲情与友情的矛盾。二、问题再现1、交流文章中有哪些生字词。默读几遍课文,对生字、多音字、异读字,要先

2、查字典。2、结构思路梳理:全文分四个部分,按照以下思路划分结构:“查问木雕”(妈妈、爸爸和我)──插叙“赠送木雕”(我和万芳)──“强迫取回木雕”(我、奶奶、爸爸、妈妈)──“取回木雕”(万芳和我)第一部分(1-16段):“查问木雕”,写爸爸妈妈为了一件羚羊木雕而伤害了“我”的心。第二部分(17-23段):“赠送木雕”,写“我”和万芳的真挚友谊。第三部分(24-25段):“强迫取回木雕”,用奶奶反衬爸妈,暗寓对父母的批评。第四部分(26段-结尾):“取回木雕”,写“我”讨回羚羊木雕的过程和痛苦的心情。三

3、、知识拓展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各自的思想感情。2、小组合作,分析人物。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确:“我”:重义轻财、珍惜友情的女孩子,她十分赞赏好朋友万芳,至今清晰地记得万芳如何救了她,把那条划破的裤子换回自家,并为此而受罚。当发现万芳特别喜欢那只羚羊木雕时,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万芳:仗义、懂事、明理,用“换裤子”的事例从侧面体现了她的这一特点。当“我”被迫去万芳家要羚羊木雕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心理活动过程。最后,她坦诚地再一次把小刀送给“我”。在万芳身上,闪耀着真诚、豪爽、大度的光芒。妈妈:文章

4、中的母亲是一个传统型的母亲。在她身上,体现出当代中国传统母亲以严为爱和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理解孩子的弱点。她对女儿的爱,是以对女儿的过于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些苛刻的方式体现的,如“我”的新衣裙划破,不敢告诉母亲,这体现了母亲对“我”的严厉。同时,她也不能以平常的心态尝试去理解孩子,或者与孩子进行沟通。“我”划破裤子不敢说,可见母亲没有理解作为一个孩子这种事在所难免,主要需要教育她以后做事要谨慎,从而帮助她成长。母亲以严厉使“我”不敢把事情告诉她,从而使用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关于木雕的问题,母亲一方面并

5、不能理解孩子中友谊的珍贵,同时也没有能让孩子明白木雕在父母心中的主要地位──那也是父母的一片心。爸爸:除了具有同妈妈类似的特点外,爸爸还具有一定的家长思想,例如他说,东西虽给了女儿,但没允许她送人。四、能力提升小组合作讨论,理解本文思想内容。1、爸爸把贵重的羚羊给了“我”,“我”把羚羊转送给好朋友,这样可以吗?为什么?2、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同意谁的意见?为什么?3、“我对朋友反悔了。”“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4、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这

6、件事?五、当堂训练你有没有因和朋友交往同父母发生过矛盾?如果有,你同父母是怎样处理的?如果没有,设想一下,你的父母会如何处理?针对这一话题写一则短文。课后反思:《羚羊木雕》通过写这场风波,其深层含义在于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即使在家庭内部的成员之间,及时沟通思想、交换看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内容较为简单,因此,我主要安排了分角色朗读活动,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对文章主旨有了非常明晰的认识,同时我又通过当堂训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将如何去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