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

ID:16453709

大小:51.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_第1页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_第2页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_第3页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_第4页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混合料组成设计1材料1.1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用做底基层时,铣刨料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其颗粒组成应在表6.1所列范围内。铣刨料的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0。塑性指数大于10的铣刨旧料,宜采用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表1公路水泥稳定再生底基层混合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534.750.60.0750.002通过质量百分率(%)10050~10017~1000~500~301.2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用做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其颗粒组成应在表2范围内。对于二级公路宜按接近级配范围的下限组配混合料。1.3原道路为沥青混合

2、料、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和各种粒状矿渣均适宜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表2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37.590~1002.3620~7026.566~1001.1814~571954~1000.68~479.539~1000.0750~304.7528~841.4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施工前,在原道路上取有代表性的铣刨料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1)颗粒分析;(2)液限和塑性指数;(3)击实试验;(4)有

3、机质含量(必要时做);(5)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1.5对级配不良的铣刨旧料,应通过掺加部分新料以改善其级配,对新加料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1)颗粒分析;(2)细集料液限和塑性指数;(3)相对密度;(4)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5)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6)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1.6有机质含量超过2%或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旧路混合料,不得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1.7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32.5级

4、或42.5级的水泥。1.8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水质有疑问时应进行检验。1.9石灰应为生石灰粉或消石灰,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有关要求。2混合料设计方法2.1准备试样并进行配合比设计1.将代表试样(旧混合料)完全风干,测定旧混合料完全风干后的含水量。2.根据旧混合料和新加料的级配确定合成级配,绘制级配曲线,使设计合成级配在相应的级配范围内。设计的合成级配宜接近表中级配范围的中值。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应更换新加料设计。更换新加料后其合成级配仍不能完全在相应的级配范围

5、内时,如仅为个别筛孔超出,可由最终强度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决定此道路是否适合再生,如大部分筛孔超出范围,则此道路不适宜进行再生。3.将风干后的旧混合料分成以下五个部分:(1)粒径大于37.5mm的材料;(2)粒径在19~37.5mm之间的材料;(3)粒径在13.2~19mm之间的材料;(4)粒径在4.75~13.2mm之间的材料;(5)小于4.75mm的材料。4.将全部通过37.5mm的材料,再按照筛分结果重新组合成代表性试样,并用19~37.5mm之间的材料替代37.5mm以上的材料。配10kg旧混合料计算过程见表6.3。表3代表试样重新组合筛分结果10

6、kg旧混合料各档材料用量筛孔尺寸(mm)通过率(%)<4.75mm4.75~13.2mm13.2~19mm19~37.5mm37.597.5(53.6/100×10)=5.36kg(72.3-53.6)/100×10=1.87kg(85.5-72.3)/100×10=1.32kg(100-85.5)/100×10=1.45kg19.085.513.272.34.7553.62.2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2.2.1分别按下列五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1)做基层用:4%、4.5%、5%、5.5%,6%,(2)做底基层用:4%、

7、4.5%、5%、5.5%、6%注:在能估计合适剂量的情况下,可以将五个不同剂量缩减到三或四个,如果待稳定材料塑性指数大于12或(和)颗粒较细应适当提高水泥剂量(提高1%~2%)。2.2.2根据设计配合比确定的新旧料比例进行配料,配料时大于37.5mm的材料用19~37.5mm进行替代。2.2.3按公式6.1确定试样的干质量。(1)式中:――试样的干质量,g;――试样的风干质量,g;――风干试样的含水量,%。2.2.4按公式6.2确定稳定剂的用量。(2)式中:――水泥或石灰用量,g;――水泥或石灰的百分比,%;――试样的干质量,g。2.2.5按照《公路工

8、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T0804-94方法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