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doc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doc

ID:16463141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0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doc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doc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doc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doc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已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其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指导下来进行主题的开发与设计非常关键。一、综合实践活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极大地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概念,确立了开放、整合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即课程内容来源,指一切具有教育价值并能被纳入课程体系、有利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各种物质、精神和人力因素。其形态包括精神、事物、人员三个方面;其范围包括学校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2、和网络课程资源三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整合性、地方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首先,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条线索四大领域五个方面”内容不是以传统“课文”的形式而是以若干“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个主题又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的呈现模式,实现了各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和融通,增进了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开放性。课程内容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体系的局限,开放到学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和实践活动之中,开放到学生的实

3、际经验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课程的开发、主题的确定以及课程的实施全过程;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自行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开展方式,使课程更加适合我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特点,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第三,整合性。课程内容向学生呈现关于个人、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世界,每个方面、每个领域、每个主题都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各个学科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中,不是以分割的拼盘的形式出现,而是

4、以融合的整体的形式出现,从而实现各科知识的整合,消除学科的隔阂,增强学科间的沟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健康和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四,地方性。课程内容不应是国家钦定、全国划一的,而应当是根据我国各地各校发展不平衡、特色各异的特点,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的,从学校师生的实际生活(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概念有别,它是师生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及生活活动的总和)出发,密切关注学校师生生活的社区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顾及时令、节日及政令,尽量就地取材,突出社区实际,体现地方特色。第五,实践性。课

5、程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充分发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在课堂和学校的围墙内而是在师生特别是学生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以及广袤的社会范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并实现课程的价值。课程内容组织应有利于学生亲历亲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实践,切实保证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各种实际行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6探究”、“设计”、“创作”等操作实践性活动和“想象”、“反思”、“体验”等情感体验性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乐趣,培养和训练动手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

6、能力。最后,生成性。课程内容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它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的局限;“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它只提供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具体内容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去充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师生应当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及师生的实际生活来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应当允许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这种课程资源观极大地拓宽了对课程教学及其内容的认识。第一,过去,人们简单地将课程

7、教学及其内容狭隘地理解为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科目及其教科书中的知识,课程资源仅限于学校课程,自然、社会中各种有教育意义的人的、物的和意识的资源均未被纳入教育资源范畴,他们的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第二,课程活动被认为只是学校及其人员尤其教师的责任,课程教学主体仅限于学校师生尤其是课程教材的编制人员,不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广大家长和社区相关机构及其实践活动人员也认为课程活动于己无关;第三,课程实施即教学的范围被限制在学校课堂这个狭小封闭的空间范围内,课程教学方式被片面地理解为学校师生之间的授受“主—从”式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