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

ID:16493633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10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_第1页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_第2页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_第3页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_第4页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立足校本教研打造精品课程  摘要:立足校本教研,打造精品课程,有利于解决培训中理论与教研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本身的文化修养,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育;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6-0016-03  2009年高考,福建省龙岩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省普教室的领导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龙岩无弱校”;但2010年高考很快又到了,龙岩高考开始全线溃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龙岩市高考成绩都不理想,这引发了诸众多的舆论,也引发了众多有识之士痛

2、苦和深入的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普遍认为原因很多,如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步子迈得不大,思想解放不够,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我们的教育方式确实落伍了。  一、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性  笔者参考了很多文献,不同研究者对课程的概念都给出自己的定义或界定。国内学者对课程概念的描述主要有:①课程是教学科目;②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  ③课程是学校的教学内容;④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⑤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⑥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等等。西方发达国家,课程概念的表述更多,如:①研制进行

3、学习所需的产品、书籍和材料的一系列指南;②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③由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④决定教什么的过程;⑤学习者在学校里实际学习的东西;⑥为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  有学者认为,课程术语的运用实际上存在如下三种形式:  第一,课程是叙述学校制定的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最理想的是它包括:①说明用这个文件作为指导规划教学策略的意图;②说明为学校提出的目的以及为此目的而设计的课程;③为实现这个目的可能需要的一批文化内容;④说明测定课程和课程体系的价值及效果的评价方案。  第二,课程是作为学校教育下位体

4、系的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体系是决定设置些什么课程,它将怎样落实,它将如何评价。  第三,课程是确定学科的领域。最关心作为学科领域的课程的是在学院、大学接受专业教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课程论的教授和课程理论工作者。  简单地归纳,研究者定义课程时比较经常地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从探讨课程的本质属性定义课程,如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是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等等。  2.从确定课程所具有的功能定义课程,如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等等。  3.从课程存在的物质形态定义课程,如课程是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是活动的教

5、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等等。  为什么要实施新课程呢?认真阅读教育部制定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新课程的目的无非就是如下几点:第一,旧课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第二,一个民族唯有创新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转变高分低能现象,把创新能力培养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第三,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资源将变得更丰富,更得心应手,更有生命力,教育形态也将出现巨大变化,教育必

6、将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新课程改革不是要不要搞,而是一定要积极跟进,甚至要争取先行先试,为深入课改积累更多的经验。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提高我校(此处指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下文同)教育教学质量,2013年1月份我校成功申报成为龙岩市首批化学教学科研基地校,应市普教室要求,科研基地校的科研课题就是怎样围绕校本教研打造精品课程。这个课题契合我校实际,也是我校目前需紧迫解决的问题,也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广大化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思考的问题。打造精品课程的动力在哪里?精品课程的打造有什么要求?怎样才能打造精品

7、课程呢?打造精品课程如何实施?怎样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打造精品课程的动力来源  1.打造精品课程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近几年,人们越发感受到社会变革是如此的快,教育的使命也呈现多元化,教学内涵和目标也日趋丰富,教学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承,教学活动的外延拓展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沟通。未来的人才应该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说到这里不禁想起钱学森之问,国家的强大在于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任何一个学校的任何一个教师都要以此为终极目标。  2.打造精品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服

8、从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学校的生命力,学校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人才的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教学,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