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ID:16519330

大小:572.1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14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_第1页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_第2页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_第3页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_第4页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但事与愿违,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的影响是()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B、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D、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答案】B

2、【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在政治制度上主要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建立的血缘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稳定的一个条件,一旦血缘关系淡薄,分封制的统治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就会使中央的权力受到削弱。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2、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B、《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C、《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D、《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答案】B【解析

3、】考点: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自秦朝开始就存在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了根本解决,清承续明朝,没有再设置丞相,而是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B项中出现“清代丞相”字样,与史实不符,其余ACD三项符合史实,故答案选D项。3、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明内阁D、清军机处【答案】D【解析】

4、考点:军机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中军机处的办事的程序:“……接折……见面……述旨……过来……交发”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处只是起了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已。一日日程包括了从接折到交发,中间没有决策的功能。所以答案选D。4、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完全正确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

5、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答案】C【解析】考点:科举制。科举制最早在隋朝建立,八股取士是明朝才开始的,所以材料中关于科举的史实有问题;材料中对科举的评价也有问题,只看到了它的消极方面,没有看到它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故选C。5、《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10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该作品属于()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考点:文学成就。本题

6、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红楼梦》的这些名字实际上是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严重不满,《红楼梦》的风格属于现实主义,故C项正确。6、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福州【答案】C【解析】考点:《南京条约》。甲口岸应该是上海,上海地处南北海运的中点,有广大的长江流域为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频繁,所以关税收入呈上升趋势选C,其他各口岸关税收入上升缓慢,甚至下降,故排除。7、“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

7、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考点:天平天国运动。依据材料二人参加太平军是被掳去的,所以可以得出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结合所学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运动相比有着巨大的区别,所以②说法不正确,由“长毛窝里混上

8、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可以得出太平军组织涣散来,农民阶级始终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所以④说法错误,所以选A8、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装,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社会本质问题是()A、倡导女权运动B、工业文明冲击C、革除生活陋习D、生活全盘西化2,4,6【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