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试卷31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试卷31

ID:16567898

大小:11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试卷31_第1页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试卷31_第2页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试卷31_第3页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试卷31_第4页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试卷31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浙江省嘉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试卷3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嘉兴一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测试高三历史试题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13年8月Ⅰ卷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计50分)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2.

2、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惑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3.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揭示了甲午

3、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4.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5.20世纪70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的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

4、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不能表明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B.美国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C.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76.罗马帝国虽然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它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它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C.它最先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D.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7.1787年,华盛顿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为解决这

5、一问题,美国政体确立了A.联邦制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  C.权力制衡原则 D.两院制原则8.右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机械工作示意图。其中一个转轮的左边装有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小轮,小轮的一边通过传送皮带和转轮相连,另一边通过顶部的曲柄和左边的杠杆相连,从而实现了转轮和皮囊之间的传动。这是A.东汉南阳太守杜诗的水排B.春秋战国时期冶炼生铁的淬火工具C.西汉的播种工具耧车D.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9.宋代的婚俗中,“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在迎亲之前,南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女家要用

6、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A.婚姻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C.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10.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

7、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11.1938年,艾思奇在《共产主义者与道德》一文中说道:“如果有人说共产主义者只是国际主义者,不能同时成为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因此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也不能谈民族道德的发扬,这就完全是一种公式的、形式论理学的曲解。”这话表明艾思奇强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加强共产党员道德教育C.放弃国际社会援助       D.忠实执行共产国际路线12.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科

8、学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13.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