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要求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要求

ID:16669782

大小:3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3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要求_第1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要求_第2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要求_第3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要求_第4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核要求一、平时作业1、期中考试试卷(已上传至班级群共享,可下载打印后手写上交,有需要答案的可联系我)。2、四次作业(已上传至班级群共享,可下载打印后手写上交,有需要答案的可联系我)。3、课堂笔记:笔记本第一页《繁昌县电大开放教育学生课程学习计划表》及最后《本课自主学习情况小结》、《课程网上学习情况统计表》均需填写。4、期末论文选题,三选一: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儒家人治思想的认识。②试分析法家法治学说的历史进步性和负面影响。③试比较分析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得与失。期末论文无需手写,在网上下载后打印出来即可,论文上需

2、注明班级、学号、姓名。二、网上作业1、安徽电大在线进入中国法律思想史参加网上教学活动。路径:安徽电大在线——输入学号和密码登陆——左侧课程表中点击进入《中国法律思想史》要求:①安徽电大在线学习时间总和不得少于120分钟,120分钟为及格标准,建议大家有时间的尽量将时间挂长点。②登陆安徽电大在线学习次数不得少于8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itytracktr

3、affi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rchofobject次(建议分8天登陆,一日内多次登陆不算)。③安徽电大在线《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讨论区发贴,进入该课程后进入课程讨论区,现在就可以在讨论区中发贴提问,8个发贴为及格,建议大家至少发贴10至12个,另外请大家关注姚远老师在课程讨论区发的问题讨论,现暂时还未发,待发贴后会在班级群中公告,参与主贴次数不少于8次。2、芜湖

4、电大在线两次发贴提问:发贴路径:芜湖电大在线——输入学号和密码登陆——左侧课程表中点击进入《中国法律思想史》——点击右侧课程讨论区发新贴发贴时间待定,确定后会在班级群里发公告,请大家关注。如老师定在**月**日晚上19:00至21:00发贴提问,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发贴提一个有关本课程的问题即可,发贴格式可为:繁昌电大10春法本***提问……。三、作业上交时间最迟为11月20日,本课程不设期末考试。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

5、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itytracktraffi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rchofobject儒家思想概说②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

6、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

7、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二、古代意义之法治③可以说,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学”。所谓“新学”是相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治”主义的“旧学”而言的。“新学”与“旧学”的分歧归结为“法治”主义与“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

8、”主义的分歧。法家的“法治”主义有其特征:主张干涉而反对放任;排斥“人治”主义而独任“法治”主义;排斥“礼治”,不承认自然法的存在;主张国家至上,社会团体甚至血缘亲属团体的利益都得服从君主的国家利益;反对徒任“势治”。法家的思想以“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