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

免疫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

ID:16765481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4

免疫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_第1页
免疫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_第2页
免疫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_第3页
免疫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_第4页
免疫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细胞因子 一、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某些基质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是不同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二、细胞因子的种类 根据来源最初将活化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1ymphokine,LK),将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monokine,MK)。目前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粗略分为以下六类:      (一)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2、,IL)简称白介素,最初被定义为由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虽然后来发现它们的产生细胞和作用细胞并非局限于白细胞,但这一名称仍被沿用。目前已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18种,摘要列表如下(表6-7-1)。 表6—7—1 白细胞介素(IL)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ILs主要产生细胞主要生物学作用IL-1单核-吞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1)促进T、B淋巴细胞活化、增生;(2)增强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活性;(3)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4)介导炎症反应IL-2活化T细胞(Thl)NK细胞(1)促进活化T、B细胞增殖分化

3、;(2)增强Tc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杀伤活性;(3)诱导LAK形成,产生抗瘤作用;(4)作用具有沿种系谱向上的约束性IL-4活化T细胞(Th2)肥大细胞(1)促进活化T、B细胞增殖分化;(2)诱导Ig类别转换,促进IgE或IgG类抗体生成;(3)抑制Thl分泌IFN-γ、TNFβ、IL-2等细胞因子,下调细胞免疫应答;(4)诱导活化CD4+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IL-5活化T细胞(Th2)肥大细胞(1)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Ig类别转换,产生IgA类抗体;(2)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分化IL-6单核一吞噬细胞活化T细胞(1

4、)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分泌Ig;(2)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3)参与炎症反应,引起发热IL-8单核一吞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1)吸引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作定向趋化运动;(2)激活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增强炎症和过敏反应IL-10活化T细胞(Th2)单核一吞噬细胞(1)抑制巨噬细胞功能,降低抗原呈递作用,减少单核因子生成:(2)抑制Thl细胞分泌IL-2、IFN-β、TNF-γ等细胞因子,下调细胞免疫应答;(3)促进B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上调体液免疫应答IL-12单核-吞噬细胞(1)

5、促进Tc、NK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其杀伤活性;(2)诱导活化CD4+T细胞分化为CD4+Thl细胞(3)作用有种属特异性。 【历年真题解析】1.关于IL-2的生物学效应,错误的是(2001,2005)A.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B.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

6、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C.增强NK细胞、单核细胞的杀伤活性D.抑制TH1细胞分泌IFN-γE.诱导LAK细胞形成答案:D解析:IL-2主要由CD4+T细胞产生,CD8+T细胞也可产生。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主要生物学功能:(1)活化CD4+和CD8+T细胞,促细胞因子产生;(2)刺激NK细胞增殖、活化,诱导LAK细胞产生;(3)促活化B细胞增殖及产生抗体;(4)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 2.巨噬细胞产

7、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2001)A.IL-1B.IL-2C.IL-4D.IL-5E.IL-10答案:A解析:IL-1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还有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及角化细胞等也可产生。IL-2主要由CD4+T细胞产生,CD8+T细胞也可产生。IL-4主要由T细胞、肥大细胞产生。IL-5主要由T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产生。IL-10主要由Th2细胞产生;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和上皮细胞也可产生。 (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干扰素。根据来源和理化

8、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α、β和γ三种类型IFN-α/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称为I型干扰素。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称为Ⅱ型干扰素。两型干扰素生物学性能比较见表6—7—2。表6-7—2两型千扰素生物学性能比较I型干扰素(IFN-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