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ID:16867515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5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瞭(liáo)望万籁(lài)俱寂B.安详(xiánɡ)销(xiāo)声匿迹C.栅(zhàn)栏枉(wǎnɡ)然若失D.颤(chàn)粟一泄(xiè)千里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凡有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B.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绿色到处泛滥,

2、见不到花儿。C.看着那些滑稽演员惟妙惟肖的动作,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A.延:邀请。B.去:离开。C.语:告诉。D.足:足够。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格列佛游记》分为四部分,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勒皮他(飞岛国游记)和慧骃国游记。B.利立浦特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候选

3、人必须冒着跌断脖子的危险来表演绳技,以达到爬上去的目的。C.格列佛可以说也是一个不寻常的鲁滨逊,他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他最终也承认了英国现存的文明。D.《格列佛游记》作者斯威夫特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5.根据语境,与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_________。A.它面容清秀,身体矫健,眼睛闪闪有光,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B.它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C.它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

4、四肢轻快,身体矫健,非常敏捷,非常机警D.它面容清秀,身体矫健,眼睛闪闪有光,非常机警,四肢轻快,非常敏捷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

5、arantorloans第5页共6页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端午节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的原因的一项是(2分)()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于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首先是关爱生命,讲求卫生,端午节习俗大多有防疾除疫、卫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其次是强民爱国,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有益身体强健和民众团结;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节日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第三,和其他中国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具有增进

6、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A.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们主动适应自然变化有关。 B.端午节习俗中的防疾除疫、卫生保健等内容与关爱生命有关。 C.端午节的各项活动,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D.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二.阅读与赏析(共43分)(一)(12分)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7、。”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

8、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7.下列句中与“诸将亡者以十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闻信亡,不及以闻B.扶苏以数谏故C.吾为公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