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

【政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

ID:16875814

大小:71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5

【政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_第1页
【政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_第2页
【政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_第3页
【政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_第4页
【政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全世界尚存语言6000多种,其中约2500种濒临灭绝。一种语言的消亡,意味着祖辈的生活轨迹、宗教仪式、传说歌谣等都不复存在。这些面临灭绝危险的语言①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①②B.②③C.①

2、④D.③④2.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培育“四有”公民B.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复古解决不了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应对世界挑战;更非“接轨”——西方文明难言先进,且自顾不暇。这意味着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要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西学为体,中学为用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在中国,无论身在何处,每

3、到春节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在海外,华人同样有大年三十吃团圆饭的习惯。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标记。这表明中华传统文化A.是中华民族之魂B.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C.具体内涵保持稳定D.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5.从2008年起,每年9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迎接新学期的特殊“仪式”。在开学之日,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共同收看“开学第一课”,一起为新学期加油鼓劲!在我国,能实现超过两亿人同上一节课,直接得益于A.市场经济的发展B.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C.大众传媒的发展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6.“至若春和景明,波

4、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内书声琅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①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2012年底,中小成本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创下了国产影片票房最新纪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影片。接时代的地气,接当下的地气,是它成功的根本。这表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B.文化创新

5、推动社会实践发展C.票房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D.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8.北宋著名诗人、9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这是在强调A.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B.提高道德修养促进科学文化修养C.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D.提高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9.2012年6月7日至7月6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成功举办,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民族团结的时代风貌。举办该活动有利于①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②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③促进平等团结互助民族

6、关系的形成④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2012年,“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战士”……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感动了全中国。这启示我们要A.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B.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C.在实践中创造符合时代的文化D.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水平11.2013年2月23日,“北京之美—台湾之美”两岸书画交流展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展览由台湾中华现代国画研究学会和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共同组织,将于今年和明年分别在台湾台中和北京展出。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①促

7、进两岸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祖国统一③两岸同胞共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弘扬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在对待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①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②没有坚持辩证否定观③未能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④拒绝接受外来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3.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兴风作浪,扰乱人心。如果任其横行,将危害社会诚信,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8、。这启示我们 A.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多种选择  B.文化发展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C.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4.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