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ID:1687942

大小:6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13

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_第1页
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_第2页
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_第3页
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_第4页
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大学语文新编》主编:魏饴(教授、博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单元日常书面表达一般方法一、立意与选材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调查和阅读获取了大量的材料,于是逐步形成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理解;这些感悟和理解用文章表达出来,体现在文中就是文章的“意”。当这个“意”确立之后,就要围绕这个“意”去选择比较充分、比较典型的材料来支撑它——这就是所谓立意和选材。(一)立意1.“意”与“材”及二者的关系所谓“文以意为主”,“意”就是“主题”的意思。主题源于德国的一个音乐术语,即乐曲中的“主旋律”,是个外来词。中国古代谓之“意”。主题即作者在反映生活现象或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

2、表达出来的基本态度和一定的写作意图。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是决定文章价值的首要因素,它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等均有一定影响。文章的主题靠材料来表现,材料是观点的支柱,是情感的依托,没有材料的支撑,观点无法树立,情感无法表达,目的无法实现。2.立意的要求与提炼首先,文章中的“意”必须正确。也就是说这个“意”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意”要深刻。文章的主题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深入挖掘蕴藏在材料中的思想意义。第三、“意”要新鲜。古人云:“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鲜的事物总是具有吸引力,能

3、让人耳目一新,予人新的启示,文章之“意”更是如此。以上是关于立意的要求,下面再说炼意的方法。好的文章立意,是从生活中来的——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积累,它要求我们深入生活,在生活实践中长时间的观察、体验、思考。在获取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必须从全部材料出发,注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发掘事物本质。炼意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劳动,需要经过反复思考,多方位多层次的开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好表现主体的角度,追求一定的深度,勇于推陈出新。(二)选材1.题材、素材与资料一般

4、而言,素材、题材和资料均可称为材料,材料是一个上位概念。所谓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如“军事题材”、“爱情题材”。狭义是指构成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在文学创作中,习惯采用“素材”和“题材”两个概念。素材指作者为创作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所收集的未写入作品的原始材料,它一般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实用文章不使用这两个概念。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其他科技文章,常用“资料”这一概念,资料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用来参考和利用的各种书面材料。2.材料的收集与观察收集材料主要有观察、调查和阅读几种方法

5、。一般人往往忽视观察,实际上它是收集材料的重要方式。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的感知,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获得外部信息的活动。它是认识世界的起点,也是人们充分占有材料、增强感性认识的手段。第一、观察要细致、深入。只有细致深入地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特点,并由表及里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获得别人未曾发现的有价值的材料。第二、应该讲究角度。视角不同,它们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观察事物不仅要多角度去看,看全面,更应该选取独特的视角,去看到别人不曾注意而又有价值的方面。3.选材的要求首先,要围绕主题选材。一方面要加强题材与主题之间的

6、逻辑联系;另一方面是要恰当地确定好运用题材的角度。任何一个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都会显示出不同的意义来,应抓住材料中能充分说明主题的那一点进行开掘。其次,要选取真实的材料。材料真实一是指事实存在的确凿性。比如新闻、科学论文中运用的材料等;第二是指事物存在的必然性,一般文学作品中所运用的材料则不一定是事实存在,但应该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现实中可能发生的。再次,要选取典型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是指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真实面貌,最能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材料。理解应用讨论钟嵘有一段关于创作与生活的论述:“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东月祁寒

7、,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杨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诗品》)就钟嵘的这段话在小组开展讨论,谈谈你的理解。二、布局与用语人类先有口头语言,然后才产生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写的语言”。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诉诸语言文字,形成篇章,期待读者阅读,这就包括了用语与布局。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文章;没有布局,语言也就是杂乱零散的。因此,布局与用语是书面表

8、达的两个重要方面。(一)布局所谓布局,俗称“谋篇布局”,“搭架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这里重点谈谈文章布局的四个基本环节。1.层次与段落层次是内容上相对完整的意义单位,也叫意义段,结构段,有别于自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