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ID:1694617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6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_第1页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_第2页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_第3页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_第4页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摘要】从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医院感染性损伤因素、环境因素、电离辐射、运动性损伤、身心危害因素等分析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提出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  近年来,职业危害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急诊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性质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急诊护士在短时间内接触不同病种、文化层次、经济状况的人群,所处的工作环境较一般护士群体有更高的压力。面对各种的职业危害因素,如生物因素、化学因素、锐器伤、环境因素等,急诊

2、护士必须充分了解各类因素对自身的危害程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增强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或避免来自各方面的危害;同时正确认识工作环境的高风险性,正确面对各种心理困扰,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机体的防御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1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因素  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有报道,护士的结核感染患病率是普通妇女的2倍以上,而且年龄越小,发病的危险越大[1]。急诊护士处在抢救工作的第一线,是接触各种细菌、病毒的高危人群。急诊病人多而重,大多原因不明,病种复

3、杂、流动量大,经常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发病者,如濒临死亡、严重开放性损伤、原因不明的毒物中毒及传染病者等。为争取有利的抢救时机,时间上往往不允许护士先进行自我防护便对病人进行处置抢救,如气管插管、吸痰、洗胃、止血包扎、静脉穿刺等。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伤口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增加了感染几率。同时各种异味污染着空气,极易形成气溶胶散布在室内空气中,人员流动加速了这些微生物的传播,对病人和工作人员呼吸道形成威胁。护士在给酒精中毒、吸毒、自杀等病人做治疗及护理时,因病人狂躁、不配合,常常抓伤护士的

4、皮肤或呕吐物、血液喷溅到护士身上。因此,急诊护士获得性疾病感染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岗位的护士。  1.2化学因素  护士经常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制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等;为服药病人特别是有机磷中毒病人进行催吐洗胃时,空气被有毒的液体污染;当护士在配置药液尤其是化疗药物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在空气中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机体[2]。以上各种气体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和消化道吸收,其危害是缓慢的,长期吸收可导致中毒,如皮肤过敏、头痛、呼吸道疾病等。  1

5、.3医源性感染的损伤  这里所指的医源性损伤主要是指锐器伤。锐器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调查发现,87.5%的护士有过锐器伤的经历[3]。导致锐器伤的发生主要与锐器相关的工作行为,如抽血、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另外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如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徒手掰安瓿是导致针刺伤以外发生锐器伤的最常见原因。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

6、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急诊科护士执行治疗和护理操作多,抢救、紧急处置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随时有可能被污染的针具和锐利器械刺伤,并且被伤后未能妥善处理伤口又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对职业防护意识的缺乏也是造成职业伤害的重要原因。锐器伤结合病原微生物侵入,是传播血源性疾病的主要途径,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伤接

7、触传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4]。  1.4环境因素  急诊突发病、意外伤害多,经常有打架斗殴、醉酒、精神异常的病人,部分病人情绪激动,尤其在医务人员少、病人多的情况时,对医务人员要求高、不理解,医患关系紧张,易发生争端,甚至出现辱骂、威胁或伤害护士,从而加重了急诊护士的身心创伤,导致护士工作热情受挫。工作环境的嘈杂,各种噪声,如各种监护仪器、呼吸机的异常报警声、不断的电话铃声、空调、空气净化器的声音、电脑、打印机的声音、家属的吵

8、闹声、病人的呻吟声、病房呼叫系统的铃声及救护车、推车的声音等,给本来紧张的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噪声强度在50dB~60dB即产生相当的干扰,觉得会有吵闹感[5]。噪声不仅对人体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对心血管系统同样具有损害作用,长期在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劳、头痛、听力下降和精力分散、焦虑。  1.5其他因素  1.5.1电离辐射  急诊病人往往病情重需护送去进行CT、X线片、介入治疗等,并经常需行床边X线片。因此,护士工作在X线、同位素、激光等放射性元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