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

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

ID:16998206

大小:4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6

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_第1页
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_第2页
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_第3页
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_第4页
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司与下属相处的东方大智慧http://www.ceo.hc360.com2011年12月16日00:30价值中国作者:水思源    中国古圣人最深奥的智慧:天一智慧,    一直推崇的就是天人合一。    运用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是强调“知天道”、“顺天道”,“行人事”。    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如何得以体现呢?    来看个小例子:    李明工作很出色,入职后不久就升到了市场部主管,经理一开始很关照李明,李明也很感激经理,但随着李明业绩的突飞猛涨,李明感觉到经理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他,一些重要的项目也不再委派他参加。    一开始李明认为只是分工不同,依然卖力工作。可是越

2、卖力,经理对他越冷淡,甚至处处提防他。    终于,李明彻底明白了,原来经理担心李明有“野心”,想篡权。。。    本案例中,不管上司还是下属,其所作所为,只要顺应天道,自会祥运相随;    否则,则处处碰壁,自讨苦吃,甚至自取灭亡。    那如何顺应天道呢?    俗语道:观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一切。因此,培养一个好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

3、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            “天一谋事环”(P4思维习惯)    知存亡门户达人心理筹策始终    “天一谋事环”(P4思维习惯,原名成功做事环)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完美的思维模式,融合了东方整体思维(重林轻木)和西方分析思维(重木轻林)的长处,既重林,又重木。    “天一谋事环”所涉及的观念、法则、技法,多数来源于“天一智慧”:鬼谷子、孙子、“36计”三者的海量

4、道术,及周易象数思维、诗经“类比”手法等东方智慧;少量来源于西方现代心理学。    如果掌握了“天一谋事环”的思维模式习惯,就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采用“天一智慧”为人处事,轻松且简单的看清他人难以测知的未来结果,知命造运,趋吉避凶,把握自己的命运,获得各方力量的支持。    下面,思源就从“天一谋事环”的角度,来解析一下这个案例(上司和下属两个方面)。    ◆关于上司:    上司想顺应天道,则首先要了解明确下属的关键心理,无非分下面几种情况:    1、主动状况:有进取心,想要向上发展或离职另谋高就,又细分两种:    (1)循规蹈矩、踏踏实实;(2)虚伪奸诈、不则手段;

5、    2、被动状况: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给多少责任待遇,就做多少事,又细分两种: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    (1)能稳定完成本职工作的;(2)完成本职工作,

6、时好时坏。    上述四种情况,不是简单的选择ABC,因为事物是一直发展变化中,当事人的心态变化也是很微妙的,有时候甚至当事人本人,也未必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关键心理的把握,要在动态之中,见微知类,从当事人的日常行为之中,揣摩他的心理,反复验证,最终予以确定。    “天一智慧”在知心(Probe)的思维环节,确定对象关键心理时,强调三个步骤:    1.量权(因实):根据客观情况来判断其硬件条件:测度大小、计算多少、判断有无、衡量强弱。    2.揣情(因情):揣度、琢磨对象的内心世界。    3.摩意(因宜):刺激对象内心,根据其外在反应来验证揣情是否正确。  

7、 具体的运用,思源将在下面几个问题的解答中,简单阐述一下:    1、上司如何洞察下属的“野心”?    关于洞察下属的“野心”,首先要量权:    根据各方面客观情况,分析判断下属是否具有产生“野心”的“土壤”条件。    例如:在企业的个人价值体现、能力口碑等方面,是否已超过、或存在超过的潜在趋势等KPI指标。    如果不具备,即使下属心比天高,也不必在意,无足虑。    如果具备,那就要揣情了。“天一智慧”里,古圣人关于揣情,有三种常见方法:    1.把握时机:喜、厌、哀、乐、怒、惧等心理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