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争分夺秒(四十)

高三语文争分夺秒(四十)

ID:17048510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7

高三语文争分夺秒(四十)_第1页
高三语文争分夺秒(四十)_第2页
高三语文争分夺秒(四十)_第3页
高三语文争分夺秒(四十)_第4页
高三语文争分夺秒(四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争分夺秒(四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争分夺秒(40)语文2012-9-27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2)位卑则足羞,                        。(3)连峰去天不盈尺,              。(4)                ,铁骑突出刀枪鸣。(5)此情可待成追忆,               。(6)               ,不尽长江滚滚来。(二)文言文阅

2、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吴山图记归有光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①,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余同年②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③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

3、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④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⑤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⑥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⑦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震川先生集》卷十六)【注】①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

4、。②同年:封建时代同一年中举或同一年登进士第的互相称同年。③扳(pān)留:挽留。扳,通“攀”。④增重:增荣。⑤尸祝:古代掌管祭祀的人。此处活用为动词,祭祀。浮图:指寺院。老子之宫:指道观。⑥惓惓(quánquán):同“拳拳”,诚挚,这里指思念不忘。⑦韩魏公:即韩琦。北宋名相,曾在黄州居过。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治所,分境而治。治:管理B.而君亦不忍于其民。忍:舍得C.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宜:便宜D.亦被其殃而有辱也。被:遭受。3.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

5、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尚有西子之遗迹/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B.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C.君于吴之山川/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D.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B.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I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C.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

6、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D.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3分)(2)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3分)(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各题。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

7、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姑苏怀古姜 夔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1)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

8、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2)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克洛德利用爱斯梅拉达对甘果瓦的信任,说服了甘果瓦,让他去劝说爱斯梅拉达。克洛德占有爱斯梅拉达的淫心不死,他把爱斯梅拉达带到格雷沃广场的绞架前,威胁她,要她顺从自己。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B.副主教经过敲钟房时,吃惊地从半掩的门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