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

ID:17065915

大小:4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7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1页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2页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3页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4页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3.3老子之道与中庸我们认为,孔子和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层涵义,在很大程度上与老子的自然之道相通。甚至是有所继承和借鉴。老子吸收了自古以来的中道思想,提倡“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④;主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⑤;主张效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⑥;主张“持而盈之,不如其己”⑦;主张“不如守中”⑧。孔子受前人(包括老子在内)中道思想的启发,发现中庸是一种值得挖掘和提升的概念,试图在哲学的层面对中庸进行重新的诊释和建构,但孔子并未完成中庸的哲学建构。前面讲了,在郑玄、程颐、朱熹等人看来,孔子所讲的中庸即“

2、天命所当然”的“天下之正道”和“常道”、“定理”。而老子“道”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指客观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宇宙总规律。作为“天下之正道”、“常道”的中庸之道与老子这种宇宙规律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相通的。老子认为:“道”标志着宇宙变化的有序性,即规律。这个世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循着各自的规律。规律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普遍性的意义。那么什么状态是事物最普遍的状态呢?事物的中正之道就是最能代表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状态。老子提出的作为宇宙总规律的“道”,可以理解为程颐所讲的“天下之正道”;而老子的“德”是指万物的本性,即每个事物自己

3、的那部分规律,其实是具体事物自身的“道”。那么,宇宙的“道”生养万物之后,万物又各有其自己的“道”,所以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各有自己恒定的规律,即“常道”。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遵循着这些代表普遍规律的“常道”。老子深感这种规律的不可言说,借“道路”的“道”对这种规律和运动做了大致的描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①。说到万事万物最一般的状态,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②在老子看来,“道”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曰“反”、二曰“常”。“反”即“返”,也就是说,“道”生

4、万物,然后万物消亡之后又都复归于“道”,这个“道”就是事物最本性的“中”的状态。所谓“常”,是指规律这种“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③的自然本性,万事万物最终都将回到这种最本性的虚静状态。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④回复到事物的本性,这才叫做“常”。万事万物不管如何变化,总归脱离不了它们自身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就是一种中正、恒常的“中道’夕、“正道”。朱熹解释“中庸”时说“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⑥,就是说中庸之道乃天命所成的宇宙万物自身精微极致的规律之道。《老子》第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真禽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

5、言数穷,不若守中。”⑥对其中“不若守中”一句的解释,历来颇具争议。有两种解释比较普遍,⑦第一种观点认为“中”乃“冲”的网坏,“不如守中”本应为“不如守冲”。如陈鼓应先生引严灵峰“‘中’字疑系‘冲’字之网坏,失去‘水’旁,校者不察,遂改为‘中”,一说,把“守中”解释为“守冲”,表示持守虚静的意思。⑧第二种观点认为“守中”即悟守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如蒋锡昌说:“此‘中’乃老子自谓其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也。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守之’即‘守道’,亦即此文‘守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人君‘有为’则速穷,不

6、如守清静之道为愈也。”①我们认为老子的“不如守中”的“中”实质上是指虚静无为的“中正之道”两者把“中”都最终解释为“虚静”或者“清静”“无为”的状态,有一定的道理,基本意思都一致,都符合老子的思想主旨。但把“中”解释为“冲”实属臆测,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

7、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不足以服人。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中庸的本义是指“天下之正道”和“常道”。万事万物的“正道”就是事物的本性,万事万物的“常道”就是不为而自然的运动规律,这就是老子的“中正之道”。保持了万事万物的本性,烙守了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就能够使万事万物处于一种最原始本真的、顺“天命所当然”②的中庸状态。那么,老子的“不如守中”的“中”正是万事万物发展过程中这种最原始本真的中庸状态。守住了这个本性的“中”,就等于掌握了事物最普遍的发展规律和状态。所以,各注家把“守中”最后都解释为

8、“持守清静”和“无为”,这是符合老子的基本思想的。我们理解老子“不如守中”的意思时,往往容易陷入字面意义的考证而忽视了中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