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子》的体会.doc

学习《老子》的体会.doc

ID:50443065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学习《老子》的体会.doc_第1页
学习《老子》的体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学习《老子》的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老子》的心得体会感觉《道德经》通篇都贯穿着一种均衡的思想。一种动态的均衡。这是一种道的体现。我们身处宇宙之中,应该很好的理解《道德经》中的内涵,并转换成自己的思想与行动,最终达到与道契合的程度。脑海中都是点点的、凌乱的理解和领悟,还无法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谦卑处下建大德。厚德方能载物,作为刚入门的习道者,如何治身以道而育德呢?我的理解是: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也就是做个有道德的人,这是修行的前提和基础。“举头三尺有神灵”,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诸位神灵记录在案。所以习道者的言行举止,哪怕是起心动念,都要三思谨慎,都要符合道的法则。切勿以善

2、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我经常和同事、朋友及家人谈起:不要小看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块馒头带来的危害。一方面,地球?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勤俭节约是人类的传统美德,你不节俭本身就是在失自己的德;另一方面,无端的浪费说明你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就说你这个人的觉悟不高,德行不够。我们修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空谈。要言行一致,要从身边的小事,从日常的点滴做起,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建功育德。其次,要持守中和之道。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化育养的,其生、盛、衰、哀的变化也都是遵循着道的法则。作为修行人,我们就应遵从大道的法则,一切顺其自然。做自己该做的,

3、学自己该学的,不要轻易被周围的事物、景象所干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渐达到平和清静、无私无欲、无妄无求的境界,为培育本性性体打好根基;第三,要谦定从众生,谦卑不争,锋芒不露是一种素质,一种涵养。能做到凡事谦虚不争,把吃亏当做福报,说明你的觉悟打开了,境界提升了,你的德行提高了,智慧增长了。这样,众生的良性信号自然而然就会反馈与你,帮你建德,大道也会护佑助你成功的。坚定信念求大道。“曲则全”,我理解就是告诉修行人,任何成功都不是一戳而就的。求道的路是曲折、漫长、艰辛的,但只要你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就会得到正果。诚全而归之。其实是在点悟我们:求道,一要心

4、诚,心诚则灵,即要大信。二要全心全意,一心一意。即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修真求道的路不是宽阔笔直,一马平川的,它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也布满了磨难和考验,作为修行者,只有真心诚意地尊师重道、一心一意地学经求道,全心全意地为众生服务,这样建功育德才会厚重,培育本性性体才会快速,悟道证道才能顺利。正所谓治身以道,何愁不成功呢。有容乃大。做人首先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这颗心的容量要大。心的容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才有多大。不是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吗?这句话被许多人看成自己做人的准则。比如,著名的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她的人生经历许多坎坷不平,但的她靠着坚

5、强的性格和超人的才智,集作家、政治家及社会活动家于一身,被评为全美国70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她对“有容乃大”的自我注释是:如果什么是非都去计较的话,你一辈子就没有办法生活了。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许多事情,尤其是小事情,如果看开一些,自己的心胸就宽大。  能否拥有雅量,我的理解是关键靠三点:  一是平等的待人态度。不自认为高人一等,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视他人,尊重他人。  二是宽阔的胸襟。心胸坦荡,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有错就改。  三是宽容的美德。能够仁厚待人,容人之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而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由此看来,在雅量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

6、是一个人的素养和品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