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ID:17286418

大小:25.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9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_第1页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_第2页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_第3页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_第4页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重新强化了家庭的生产性功能,农民为了对抗小生产者所面临的脆弱性与风险性的缺陷,使得家庭之间的联合成为可能。人民公社从农村退出,国家对乡村底层的控制力减弱,新建立的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宗族的某些功能一定范围和程度上适应、满足、迎合了乡村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某些要求,于是长期被压制的宗族在乡村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兴,农村宗族也就成了学界乃至政界关注的热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

2、权利”,并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农村作为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最重要领域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农村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但也存在着不和谐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基层民主的顺利推进,其中宗族的存在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宗族势力干扰了基层民主选举,破坏了村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影响了村民的民主监督,阻碍了国家的政策贯彻实施和法治化进程,滋生和传播落后意识,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正确认识和应

3、对宗族对乡村治理的负面影响,可以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1、宗族复兴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文革的结束,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体制解体,村委会的职能还不完善,宗族的某些功能适应了农民的要求,乡村宗族势力经过30年的打压在广大农村地区重新复活。隐性的宗族观念变成显性的宗族活动,并逐渐活跃起来。2、复兴的原因分析乡村宗族复兴的原因既有其外在因素,又有其内在的动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儒家文化是中国

4、传统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宗族观念、宗法制度又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成分,是维护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秩序的根基,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建国后宗族虽经历了土改、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受到严重的冲击,并且国家对基层高度集中的政治控制从组织结构上取代了宗族组织的社会调控、管理职能,在经济上削弱了家庭、宗族的生产经营职能,从而使这些世袭传统已处于表面的断裂状态。然而,宗族制度在中国毕竟存在了几千年,宗族观念、宗族意识代代相承,已经根深蒂固地积淀在人们的头脑中,它不可能像有形的

5、宗族外化物,如宗族礼仪、族谱、祖坟等那样容易被取缔、焚烧、铲平,在广大农村地区,宗族存在的环境依然存在,宗族势力存在条件并未完全消除。因此,经过长期蛰伏,一旦有了适当的条件和气候,宗族观念被激活,并通过旧有的宗族资源如祖坟、轴子、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

6、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族内的管事人等,宗族势力就会重新抬头,由隐性的宗族观念变成显性的宗族活动。(2)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宗族势力的生长提供了丰富土壤。聚族而居,是人们共处同一块土地,共同分享有限的资源,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族人自然形成的利益群体,这种利益关系便是宗族人际关系的核心。宗族势力虽经受了近30年的打压,但在强制性结构变迁时期,宗族的联带关系是被人为地切断的,人民公社

7、这种组织形式,并没有改变人们的聚居方式,人们在公社里生产生活,户籍制度和口粮制度又进一步确定了村庄的地理边界,血缘性、封闭性没有改变,地缘性没有被打破。在当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自然村落依然是主要居住模式和社区行政区划的基础,如调查的北村主要居住的是董姓,中村的马拐居住的仍全是马姓。居民的血缘性不变,社会结构变动缓慢,人口流动性较弱,生产、生活上族内的互助行为增多,意味着加强了宗亲间的联结,长期如此便形成根深蒂固、错综复杂的家族网络,这种网络系统仍然充斥着乡村社会。就象费孝通所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

8、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23这种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基础的宗族环境,自然为当前农村宗族势力复兴提供了丰富的土壤。(3)宗族的互助功能是其复兴的内在动力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强化了村落家庭的生产性功能,使之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