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各册古诗文积累(附答案)

初中语文各册古诗文积累(附答案)

ID:17375421

大小:46.13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8-30

初中语文各册古诗文积累(附答案)_第1页
初中语文各册古诗文积累(附答案)_第2页
初中语文各册古诗文积累(附答案)_第3页
初中语文各册古诗文积累(附答案)_第4页
初中语文各册古诗文积累(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各册古诗文积累(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积累一 根据要求写出诗句1 吴均《山中杂诗》描写了山中有趣的生活:“鸟向檐上飞,      。”2 王维的《竹里馆》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3 李白《峨嵋山月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影入平羌江水流。”4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6 请写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两句           

2、。7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8 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9 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      ,      。10 清人赵翼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曾诗云: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积累一 根据要求写出诗句1 吴均《山中杂诗》描写了山中有趣的生活:“鸟向檐上飞,      。”2 王维的《竹里馆》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

3、3 李白《峨嵋山月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影入平羌江水流。”4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6 请写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两句           。7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8 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9 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 

4、     ,      。10 清人赵翼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曾诗云:        。11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   》,与著名长诗《     》合称为“双璧”。12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远万里急赴沙场的句子是:     ,      。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将士们连年征战、出生入死的句子是:     ,      。13 《木兰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句子是     ,     。     ,    

5、 ?14 《夸父逐日》选自《   》,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请写出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后人常用“    ”一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积累一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        ,江春入旧年。3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浅草才能没马蹄。5 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6    

6、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 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8 忽闻海上有仙山,       。(白居易《长恨歌》)9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10 绿树村边合,         。11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12        ,禅房花木深。13 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4 杨花落尽子规啼,       。15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6 

7、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17 烟笼寒水月笼沙,       。18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19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0 莫言下岭便无难,       。21 正如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22 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祚《如梦令》)23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24 子曰:学而时习之,     ;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25 曾

8、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26 子曰:        ,可以为师矣。27         ,思而不学则骀。28 三人行,        。        ,其不善者而改之。29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30 子贡问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