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

ID:17410242

大小:28.2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31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1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2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3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4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5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6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7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8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9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_第10页
资源描述: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 净明山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净明山人38,941字《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净明山人今天我们讲永嘉大师《证道歌》,《证道歌》就是证道的人从内心流出的智慧,他对道的真实体现的证境的一种表现。那么,什么叫证道呢?就是说他的心灵世界和宇宙的道完全相应,就是证道,解和行一致了就叫证道。而证道的真实的状态,他本来是不可思议的、不可言说的。这个歌词,是一种流露,是道人对后人的一种方便显示,其实这么多的话在他的内心里面是没有的,所以说这是对后人接引的方便,才作这么一种表达、一种描述的。下面我们讲文字。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

2、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这个“君不见”的“君”字就是代表着佛性、代表着道的根本、代表着每个人当下的觉性,能够听、能够说的,当然这个时候,能够听、能够说的,它是不带妄想、没有执著、没有分别,它是很清净。在这个清净本来的状态,无所见、无能见。因为这个地方见不到,没有相貌、没有东西、没有名言、概念、什么都没有,但是他能够知、能够说、能够做。这个“君不见”这三个字就是悟道证道人的根本。如果有一个东西可以修、有一个境界可以得、有一个相貌可能见,有颜色、有方位、有功能、有什么,这就是外道。比如说,有一个定、一

3、个境界、深和浅、内和外、功夫的高和低、或者光明的大和小,可以去比量的话,这不是道。因为道的真实的体性就是无相的光明、就是灵妙无相的光明,这是我们宇宙人生里面最奥密的地方,达摩西来就是传这个,它不是言教、不是修证、不是境界、不是神通、不是有相的光明。但是这个灵妙的体性,它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教中所讲的根本也是它,但是它用语言来描述,而宗下以直指而显。所有的修行人的修证也是以它为本,但是他不知道他本来具足、不知道他这个“本”的本来相貌是怎么样,所以他要除妄、除妄来求真,他要用这个心去进入一种状态、一种定,然后他想

4、获得什么。但是因为在凡夫、在外道的心灵里面他要追求。追求什么?追求一个解脱、追求菩萨的位子、追求佛一样的境界,那么在佛教里面就形成了“三乘次第”了,有很多的修行方法。他要追求一个道果、追求一个境界,但是他不知道,这个道果、这个本性在所有的修行功能的根本处,就在这个地方、就在我们的灵妙觉性当中。这个灵妙觉性,它无始以来都是一样的,它是从来没有变化过,但是众生被无明覆盖;外道被他的知见覆盖;罗汉被他的空性覆盖;菩萨被他的菩提心、着相修行、或者说度化众生的慈悲心覆盖,没有完全找到那个空灵的本性,找不到。所以达摩西来,

5、它是言教之外,它不立文字,要直指人心,让你见到这个灵妙的觉性,它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的、赤裸裸的体性。在西藏来讲就是“明体”,在我们来讲就是觉性、就是觉性菩提心,它是本具的,而这个“君”是万物之君、是万物之体,它是不可见的、不可知的、不相对性的,它就在当下,你能够说、能够做的就是它,但是你却找不到它、你无法描述它、无法把握它。但是它就在这个地方,从生至死、从凡夫到佛,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用。因为六道的轮廻众生,他迷妄之后,成为灵魂或者神识;罗汉偏在空上,这个灵知的妙性,落于空性而不能显现作用;菩萨虽然有作用,他在空

6、有两边动荡、变化、分别、取舍,他不能究竟。而这个觉性的体性它是没有生灭、没有内外、没有来去、没有空有两边、没有作为和不作为,它是自然的、法尔的、本来的。它就是这样,它能显现万物,但是它不是万物之源,万物不是作为它的源头来显现,但是它是显现万物的根本。我们人类就是因为有了这个佛性、觉性,所以说,他能够一直显现变化,无穷无尽的未来都是它的作用。那么,这个就是《证道歌》永嘉大师证道最根本的地方,他就亲证了这个佛性。所以说“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绝学”,就是说,他没有相对事物的那种对立的学习、求知、求学、求一个外

7、在的境界,在这里面已经没有了。“绝学”,就是停止了所有外在的东西的追求和有所得。为什么?它是本具的,在觉性当中具有一切。但是,具有一切不等于说已经拥有了一切,因为它在无尽的时空当中永远在作用、永远在流布着。明天的事情,今天不等于说是具足了,但在原理上、在性上是具足的,但是明天要在明天的时候显现,当然也可以显现明天的境界,但是不等于说已经显现了明天的作用。一本书你没有看过,但是一般对求知的人来讲,他说我要了解它、我要学通它的内容。但对悟道的人来讲,他不是学外在的东西,我要显现它、显现这部书的内容,而这本书的内容是

8、本性所有的,只是我以前没有显现过它,现在我显现它了,就起了它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显现情形之下,他不是有所得、有所学的,他不是学东西、积累的,他不是积累了这个文化、知识、经验,他不是积累的,他是显现的,他是活泼体现的一种道。所以,为什么说‘道无所不在’。因为山河大地、我们人类的文化,一切都是这个我们的灵知觉性显现的,灵知觉性显现了一切,那么一切不就是道么?一切都是道。当然显现的范围、显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