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doc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doc

ID:17420351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doc_第1页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doc_第2页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关键词】肾肿瘤;腹腔镜术;手术配合  自Clayman等[1]于1991年报道了首例腹腔镜肾切除术以来,国外许多医学中心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此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实施了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115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5例患者中男59例,女56例,41~71岁,平均53.7岁。术前均行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证实无肾静脉癌栓,肿瘤直径2.7~8.5cm,左侧肾癌31例,右侧肾癌

2、19例。手术采用经腹腔及腹膜后两种途径。  2结果经腹腔途径手术1例因肾静脉撕裂中转开放手术,余11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103.6min,术中出血量50~300ml,平均155.6ml,术后住院4~7d,平均5.4d。  3术前护理  3.1患者准备  术前1d探视患者,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及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消除患者对陌生手术环境可能产生的恐惧心理;耐心倾听和解答患者的询问,了解其身心需求;讲解腹腔镜手术相关知识,做好患者接受手术的思想工作,增加其手术信心。  3.2器械物品准备  术前

3、1d检查调试各仪器,保证功能完好。常规开腹器械一套、腹腔镜专用器械一套(Trocar、气腹针、0°电子镜、分离钳、剪刀、电钩、扇型拉钩、普通钛夹及施夹器、吸引器、自制后腹膜腔扩张气囊、无菌抗雾剂或45℃~50℃的无菌温水(用于保持术中镜头清晰度)。  4术中护理配合  4.1洗手护士配合要点  4.1.13洗手护士提前20min上台,整理手术物品,将等离子灭菌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装配及功能检查;自制后腹膜扩张球囊(将10mm穿刺套管插入一个一次性灭菌指套内)扎紧;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将各种导线和管道妥善固定于无菌单

4、上,器械按使用顺序摆放好,以保证术中及时、准确的传递。  4.1.2协助建立气腹、置入Trocar,经腹膜后途径手术时应协助建立腹膜后腔,设置腹腔压力(13~15mmHg),用热盐水预热镜头,以防因腹内外温差造成镜面起雾[2]。腹腔镜为器械依赖性手术,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进程,因此,洗手护士要随时保证每一件器械的良好使用状态:及时清理超声刀及电凝钩上的焦痂;在处理肾血管时,应备好LigaSure操作手柄并确认功能良好。取出肾脏标本,检查术野无出血,放置引流管后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  4.2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5、4.2.1检查仪器设备功能是否正常,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核对患者无误后接入手术室,给予语言安慰;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调节好输液滴速。  4.2.2合理安置体位  协助麻醉医师做好麻醉,全麻插管成功后,根据手术方式为患者合理安置体位,经腹腔途径摆70°侧卧位,经腹膜后途径摆90°侧卧位患侧朝上,腰部稍顶高,使腰背筋膜稍具张力[3];腋下垫软枕,双上肢平伸放于托手架上;健侧下肢弯曲,患侧下肢伸直,两膝间置软枕、固定;注意避免患者裸露的皮肤直接与手术床及体位架的金属部分接触,以免使用高频电刀时电流灼伤。  4.2.3仪器设备的

6、使用  电刀负极贴于患者臀部或下肢肌肉丰厚处,正确连接超声刀与高频电刀,调节输出功率,脚踏开关用塑料套保护好,摆放在适宜位置,以便术者操作。正确连接冷光源导光束和仪器管道,调节光源强度,对白平衡;调节视频清晰度。设定气腹机各参数,一般设定气腹压力为13~15mmHg。腹腔镜及操作器械进入患者体内后,关闭手术及照明灯。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录像和抓拍图像。  4.2.4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证输液通畅,术中血压维持正常范围。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一项新技术。此术式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被越来越多

7、的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因此参与手术的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手术过程,掌握每一样手术器械、设备的性能,确保器械快速、准确的传递及设备的正常运转。术前参加手术方案的讨论,了解手术计划及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腹腔镜各种设备和器械的保养,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参考文献】  [1]ClaymanRV,KavoussiLR,SoperNJ.Laparoscopicnephrectomy:initialcasereport[J].JUrol,1991,146(2):278282.3  [2]叶明,周

8、汉新.小儿腹腔镜外科学基础[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7143.  [3]邹声泉.实用腔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366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