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doc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doc

ID:17435549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1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doc_第1页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doc_第2页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doc_第3页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大量的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表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单独用西药疗效相当,甚至优于西药,针刺与中西药合用可以提高疗效,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定的特点。虽然近十年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论著的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关键词】针灸疗法;抑郁症;综述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病之一。2007年9月8日公布的一项全球性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比心绞痛、关节炎、哮喘和糖尿病这4种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更大。该研究提示,抑郁症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笔者就近年

2、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单纯针刺治疗杜元灏等[2]观察了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首先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选择110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刺法组50例、传统针刺对照组及西药百优解对照组各30例。调神疏肝针刺法组选用百会、风府、水沟、印堂、四神聪、太冲、肝俞等穴;传统针刺对照组选取期门、太冲、阳陵泉、支沟、内关、足三里等穴,西药组予百优解,20mg/次,晨起饭后顿服,每日1次。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表(SDS)、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量表积分法,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3、。结果:调神疏肝针刺法组治愈34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其痊愈率69.4%,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而与西药百优解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董子平[3]治疗101例,其中轻度抑郁27例,中度抑郁33例,重度抑郁41例,具体方法以百会、印堂为主穴,结合辨证取穴,百会、印堂针刺后接电针,疏密波,6~8Hz,患者耐受为度,每日1次,共治疗6周。结果27例轻度抑郁者中,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3例,无效3例;33例中度抑郁者中,痊愈14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5例;41例重度抑郁者中,痊愈11例,显效17例,好转2例,无效11例。康波

4、等[4]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阿米替林药物治疗组,电针组取百会、印堂、脑户、前顶、后顶等穴为主,结合随证配穴,予疏密度,强度以局部见肌肉轻微抽动,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日1次,共治疗6周。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6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3.08%,两组比较,P>0.05。韩毳等[5]对61例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电针与麦普替林治疗,发现电针对抑郁症伴发的焦虑症状、躯体症状改善作用明显优于麦普替林,故对于躯体主诉多、焦虑症状明显、年老体弱或体质敏感、不耐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临床上可首选电针治疗。王天俊[6]运用电针治疗抑郁症患者34例,取百会、四神聪、

5、太阳、印堂、安眠、风池等头部腧穴为主,配合神门、太冲、足三里等穴,进行常规针刺,得气后,头部腧穴予电针低频刺激约304min。每周2次,共治疗10次。结果总有效率为91.2%,高于黛力新药物治疗的83.3%,但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与西药黛力新等抗抑郁药物相当,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替代疗法。唐胜修[7]等亦有类似报道。杨改琴等[8]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手法,取百会、四神聪、印堂等穴,总有效率为95.3%,提示该方法具有醒脑开窍,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功效。阮经文等[9]探讨了影响针灸治疗焦虑失眠疗效的因素。将52例失眠症患者,根据焦虑抑郁评分分为

6、Ⅰ组(轻度或轻度以下),Ⅱ组(中度)、Ⅲ组(重度),对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各组两两间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结果发现,Ⅰ组、Ⅱ组疗效与Ⅲ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Ⅰ组与Ⅱ组相比,Ⅰ组总睡眠质量优于Ⅱ组(P<0.05)。提示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是影响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的文献表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单独用西药疗效相当,甚至优于西药,且无西药的毒副作用和成瘾性,大大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但目前针刺选穴仍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辨证选穴。选穴较多的局限在头部,对百会、印堂、足三里的选穴频率较高、研究较为集中,缺少突破性的穴位

7、观察研究及辨证取穴、随症加减的整体调节作用的研究[14]。针刺方法有单纯针刺治疗和电针治疗两种,疗效显著,但缺乏两者的对照研究。  2针刺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王俊等[10]4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同时内服抗抑郁药物;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HAMD量表分值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但PSQI量表分值仅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