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final

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final

ID:17487578

大小:11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2

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final_第1页
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final_第2页
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final_第3页
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final_第4页
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final_第5页
资源描述:

《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final》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肌肉与骨骼历届考题(整理By李林林,Solospider)名词解释汇总1.直腿抬高试验:是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体征,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因为患者神经根受压或者粘连使滑动度减小或者消失,抬高在60度以内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骨质疏松: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但是骨内二者的比例仍正常。3.肩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骨折不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定愈合时间,而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未达到骨性愈合。6.Trendelenburg征:单足独立试验,患者背向检查者,健肢屈髋屈膝上提,用患肢站立,如果健侧骨盆下降为阳性。见于髋关节脱位,股骨或胫骨短缩。7.骨力学:骨力学是以骨骼为研究对象,研究骨组织在符合作用下的力学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骨的生长、发育、吸收和改建与负荷之间的相互关系。8.冷脓肿:关节结核的病人在病灶部积聚了多量脓液、结核性肉眼组织、死骨和干酪样坏死组织,缺乏红、热等急性疾病炎症反应,称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9.Co

3、lles骨折: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2~3cm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常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和下桡尺关节脱位。10.开放性骨折(英文)openfracture: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11.磨损:12.滑膜:位于关节囊的内层,衬贴于纤维膜的内面,由薄而柔润的结缔组织膜构成,包被着关节内除关节软骨、关节唇和关节盘以外的所有结构。13.痛弧:在肩关节外展10度--120度的弧度内出现疼痛,超越120度后疼痛消失。肩部又放下至120度以下时,疼痛有显现。14.颈椎病:系指

4、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15.fracture: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中断16.Codman三角:肿瘤将骨膜顶起,骨膜下产生新骨,呈三角形新骨,称为Codman三角,常见于骨肉瘤。17.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时如肘部贴于前胸时,手掌不能同时触及对侧肩部,即为Dugas征阳性。18.关节腔:是关节囊的滑膜和关节软骨所围成的密闭腔隙,内含少量滑液。关节腔内为负压,有助于维持关节的稳固性。19.骨力矩:股骨颈、干交界的后方有骨小梁形成的

5、致密骨板称为骨力矩20.M氏骨折: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桡骨头脱位,称为Monteggia骨折。21.woff's定律:在骨承受载荷的限度内,骨的生长吸收重建都与骨的受力状态有关,骨在需要的地方就生长,不需要的地方就吸收。22前交叉韧带:起至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内侧,与外侧半月板的前脚愈合,斜向后上方外侧,呈扇形附着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23骨垢线:成年以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条线称为骺线.大题By李林林1。髋关节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及毗邻。组成:由髋臼、髋臼唇和股骨头组成结构特点:髋臼较深,可以容纳股骨

6、头的2/3,髋关节囊周围的及其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比较强厚,所以稳固性比较好。运动: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环转关节毗邻:前毗邻:髂腰肌、耻骨肌、股直肌、股神经和股血管后毗邻:闭孔内肌腱、上下孖肌、股方肌、坐骨神经上毗邻:梨状肌、臀小肌下毗邻:闭孔内肌2。骨干的X线解剖如何?成人长骨的x线表现:1骨干外层是骨皮质。X线表现为均匀密实的高密度影,外缘锐利光滑,内缘不光滑。2骨的外缘营养血管穿过的骨皮质为细管样的透明阴影。3内外骨膜均不显影。4疏质骨显示为许多骨小梁交叉成网状阴影。5骨髓腔显示不清晰。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儿童期长骨的一

7、部分仍为软骨时,x线上不显影;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化中心不断出现病扩大,骨骺板逐渐变窄,以至表现为一透光线。3。急性血缘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1.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2.患肢持续剧痛,不愿活动患肢3.靠近关节的干骺端有明显的深压痛4.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55.早期局部分层穿刺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若取出混浊液或者血性液,涂片检查有脓细胞或者细菌即可以诊断。4。试述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定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膜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形成的一系列的早期症状和

8、体征。发病机制: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剧增,如损伤引起的水肿、任何原因的肌缺血等;第二骨筋膜室容积骤变,如过紧的包扎和严重的局部压迫。临床表现:1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重,为本征最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