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拟咏怀(其七)》赏析

庾信《拟咏怀(其七)》赏析

ID:17541766

大小:14.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庾信《拟咏怀(其七)》赏析_第1页
庾信《拟咏怀(其七)》赏析_第2页
庾信《拟咏怀(其七)》赏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庾信《拟咏怀(其七)》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庾信《拟咏怀(其七)》赏析  庾信《拟咏怀(其七)》原文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庾信《拟咏怀(其七)》赏析    庾信出身贵族,自幼博览群书,有文名,亦有军事才能,在梁朝曾任抄撰学士、东宫掌兵官。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叛乱,建康沦陷,梁元帝萧绎在江陵即位,庾信奔赴江陵,被任为右卫将军,封武康侯,加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年)奉命出使西魏到长安。此时西魏却发兵攻陷江陵,元帝遇害,江陵王公贵族、官民十万余人被俘到长

2、安为奴婢。西魏爱庾信文才,任以高官。北周伐魏后,对他更是宠遇有加。这时期庾信虽然位居通显,但由于国破家亡,羁旅北地,内心痛苦,时常怀念祖国和故乡。其诗賦多抒写乡关之思。《拟咏怀》二十七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一篇为《拟咏怀》的第七首,表达了作者被留西魏时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写他身留西魏,盼望着祖国来的音信和使者,但音信早已断绝,也不见祖国的使者到来。“榆关”,即山海关,这里泛指北方边关;“汉使”,这里借指梁朝的使者。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写他在北方整天听到的尽是胡笳、羌笛吹奏出的歌曲,只能使作者落泪断

3、肠。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这四句以闺中思妇喻指自己思念祖国故乡感情的强烈。由于思念祖国和家乡,纤细的腰身更加消瘦了;由于别离祖国而悲伤流泪,以致哭坏了眼睛;这种充满离恨的心情,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使得自己更快地衰老了。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哀叹自己南归没有希望。前一句用精卫衔木填海的典故,说南归就像精卫衔木填平东海那样没有实现的可能。后一句用《水经注·河水》中记载的神话传说(河神把华山分劈为华山和岳山,让黄河从中流过),说南归就像让华、岳两山复合阻断黄河一样,永远无法实现。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家

4、乡的强烈思念,抒发了无法回到祖国和家乡的悲痛。  本诗以流落的思妇自喻,并以纤腰消瘦、眼睛损坏和容颜迅速衰老等,表达爱国思乡感情的炽烈,最后又用两个典故,表达无法南归之痛,情真语痛,感人至深。  本诗全用对偶句组成,各联属对工整,而又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全诗隔句用韵,音节和谐,有利于表现哀痛之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