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_1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_1

ID:17557828

大小:19.4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3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_1_第1页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_1_第2页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_1_第3页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_1_第4页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_1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  《设计技术规程》在供暖负荷计算方面与过去传统的负荷计算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要按6℃温差计算户间传热量。其目的是为了实施分户热计量后,邻户可能实施间歇供暖,大幅度自主调节供暖负荷,从而产生户间传热对用户的供暖影响。《设计技术规程》还规定,户间传热负荷不计入外网供暖总负荷中,只计入户内供暖总负荷,且不宜大于基本供暖负荷的80%。  1.户间传热量的确定  目前,暖通界一些同仁对于按6℃温差计算户间传热,持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同一建筑内,处于不同位置的未供暖住户与其相邻的供暖住户之间的温差是不同的。笔者通过实际工程设计计算同样发现,当处于东西

2、边单元顶层的最不利住户不供暖,而与其相邻的其他住户都供暖时,户间温差远>6℃。而相同户型处于中间单元中间层时,户间温差6℃的不利户型,可采取将户内温控阀的锁针控制在12℃-14℃,通过户内散热器散热及温控阀调节来补充此部分热量并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热量调整。而在热计量收费时,应根据户型的位置及朝向具体测算,从而对用户实际的用热量进行适当修正。这样,较能体现按热收费的合理性及公正性。  2.内外围护结构的热阻对户间传热的影响  热作为一种商品已开始走千家万户。而它所具有的热传递的特性使得户间传热越来越受到关注。要使分户计量按热收费更趋于合理、公正,就应尽量减少户间的热

3、干扰。  文献[1]式中不难得出,欲减少户间传热量,就应在提高外围护结构热阻的同时,适当提高户间墙及楼板的隔热性能。由于户间维护结构隔热性能的改善只能减少户内供暖设备,并不能降低整个建筑的能耗,因此,根据目前国力,住宅设计仍较注重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基本没有考虑改善户间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致使户间传热量占基本热负荷的比例越来越大。  以晨光家园B区1号楼为计算实例。本楼为6层住宅,体形系数A户型标准层平面图  由于该楼为节能示范工程,采用了外墙外保温的节能技术,内外围推护结构的热阻,均比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有所提高。即:外墙=/M2K,外窗:K=/M2K,屋面:K=/M

4、2K,楼梯间隔墙:K=/M2K,分户隔墙:K=/M2K各层楼板:K=/M2K。如本楼内外围护结构按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取值。即外墙K=/M2K.外窗:K=/M2K屋面:/M2K楼梯间隔墙:K=/M2K分户隔墙:K=/M2K各层楼板:K=/M2K.计算比较如下:  注:户间传热系数:。  散热器采用内腔无砂铸铁750型散热器。  Ⅰ:为不计入户间传热。Ⅱ:计入户间传热,传热系数K按现行《标准》取值。Ⅲ: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按提高《标准》取值,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按现行《标准》取值。Ⅳ:内、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均按提高《标准》取值。  户间温差按实际计算。  上

5、表数据表明,与过去传统采暖系统计算方法相比,当计入户间传热时,该户散热器片数比Ⅰ增加了约62%.当只增加外围护结构热阻时,散热器片数比Ⅰ值增加了约23%,比Ⅱ减少了约24%,当内、外围护结构热阻同时增加时,散热器片数与Ⅰ基本持平。比Ⅱ减少了约35%.说明如单纯增加外围护结构热阻,也能有效降低户间传热,但户间传热占基本耗热量的比例会有所增加,因此,内、外围护结构热阻同时增加是更理想的。当然,从土建上来讲,增加户间围护结构热阻会进一步增加土建投资,且隔墙两侧会各多占2mm宽度,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外围护结构的改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增加户间围护结构热阻可心降

6、低户间传热及噪音干扰,可以减少户内散热器数量。就楼板而言,由于采暖系统管道埋地敷设,本身就需60mm~70mm垫层,因此楼板除去沿墙500mmm的管道敷设带外,其余均可利用垫层做20mm~30mm聚苯保温,对层高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且能够降低楼板荷载。  《设计技术规程》中明确规定:新建集中供热住宅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可供选择的户内型式有:上分双管式户内系统,下分双管式户内系统,水平串联跨越式户内系统,放射双管式户内系统以及低温地板辐射式供暖户内系统等。型式多种多样,而采用何种型式,则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确定。必要时,还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扬长避短。  

7、户内型式分析  1.采用上分双管式户内系统,供回水管布置在本层顶板下。  此型式类似于传统的上分双管式系统。无需加垫层,可降低楼板荷载,争取较大层高:由于并联,散热器热量可调节,工况稳定;管材可采用金属镀锌管,管材管件便宜,施工安装、检修方便;可按要求设计坡度,系统管道处于高点,户内系统最低点可设泄水。但由于采暖水平管及立和立管均明装,影响户内美观,末端自动排气不易解决,故常不被采用。但也有特例,当住宅结构形式为钢结构时,配合结构特点将水平管及立管设在工字型钢梁、钢柱内,既不影响美观,也能保持此种型式的所有优势。在晨光家园B区钢结构实验楼设计中,已采用此种系统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