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ID:2660282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_第1页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_第2页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_第3页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_第4页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探讨摘要: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下称设计技术规程)的颁布实施,为新建住宅的采暖系统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现通过工程实例,对供暖负荷计算、户内供暖系统选择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观点。一、供暖负荷计算  《设计技术规程》在供暖负荷计算方面与过去传统的负荷计算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要按6℃温差计算户间传热量。其目的是为了实施分户热计量后,邻户可能实施间歇供暖,大幅度自主调节供暖负荷,从而产生户间传热对用户的供暖影响。《设计技术规程》还规定,户间传热负荷不

2、计入外网供暖总负荷中,只计入户内供暖总负荷,且不宜大于基本供暖负荷的80%。  1.户间传热量的确定  目前,暖通界一些同仁对于按6℃温差计算户间传热,持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同一建筑内,处于不同位置的未供暖住户与其相邻的供暖住户之间的温差是不同的。笔者通过实际工程设计计算同样发现,当处于东西边单元顶层的最不利住户不供暖,而与其相邻的其他住户都供暖时,户间温差远>6℃(约为11℃左右)。而相同户型处于中间单元中间层时,户间温差<6℃(约5℃左右)。为此,部分同仁建议,按稳定传热经热平衡近似来确定户间温差(参见文献(1)式(3))。  tn=A2R1tL

3、+A1R2t2K,外窗:K=2.502K,屋面:K=0.802K,楼梯间隔墙:K=1.472K,分户隔墙:K=1.202K(两边60mm陶粒砼,中间30mm聚苯板)各层楼板:K=1.262K(自上而下:30mm厚面层作法,40mm现制C20细石砼,20mm自熄型聚苯板,110mm钢筋砼楼板)。如本楼内外围护结构按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下称标准)取值。即外墙K=1.162K。外窗:K=4.02K 屋面:0.802K 楼梯间隔墙:K=1.832K  分户隔墙:K=2.792K 各层楼板:K=2.832K。计算比较如下:编号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

4、系统的探讨:  (二)温控阀门的应用  按照《设计技术规程》中6.3.2规定,散热器供暖系统的温度调节控制设施,双管系统可在每个散热器上采用自力式两通恒温阀或高阻手动调节阀。单管跨越式系统可在每个散热器上采用三通调节阀或自力式三通恒温阀。究竟如何选择呢?现阶段,由于分户计量按热收费的政策并没有真正实施,国家政策落后于设计法规要求。开发商普遍不愿在户内系统上过多投资,认为分户系统可计量,能够锁闭,便于物业管理就行了,计量装置基本处于预留位置的状态,面对市场现实,笔者认为,户内系统控制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住宅的物业档次,以及开发商的投资计划,在保证基本调

5、节控制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不应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如自力式两通恒温阀的价格是同管径国产高阻手动调节阀的3-4倍。即使恒温阀只安装阀体,不装感温包,价格仍是高阻阀的2倍之多。三通恒温阀与三通调节阀相比,也是如此。因而,在新建回迁住宅、经济适用住宅这类开发商要求不高,投资较低的采暖系统设计中,可只在系统入户处第一组散热器前加一个温控阀,将感温包接至起居室或末端有代表性的房间,而其余散热器上均按系统形式安装高阻阀或三通调节阀。这样,既可满足分户热计量的功能,也可满足热安用热用户需求间歇供暖,自主调节的目的。此方案已在玺萌丽苑住宅小区采用,经过一个

6、冬季的系统运行,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当户内面积较大时,由于单管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即使温控阀开度能达到起居的室温,系统末端的房间也可能会出现温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因此,此方案运用在单管系统中应慎重。  (三)低温地板辐射式户内系统  以40℃-60℃的热水热媒,将加热管铺设于楼板上垫层中的低温辐射供暖,垫层厚度≥90mm,供回水温差5℃-10℃。  此系统由下自上辐射散热,热舒适性强;户内不设散热器,扩大了房间的有效使用面积;化学管道在垫层内无接头,系统更安全可靠;热媒温度低,温差小,使化学管材使用寿命更有保证;每个房间的热盘管均与分集水器

7、的一组供回支路连接,并通过调节阀使室温可调;系统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该系统较适用于物业水平较高,层高≥2.9m,房间面积较大的住宅。  笔者在平时工程设计中,已几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少量新建住宅建在旧有住宅小区内,小区内的热源有承担新建住宅热负荷的能力,开发商也要求利用现有热源。但无论从系统水质上还是从系统的控制形式上,现有热源都无法满足新的分户热计量系统的要求。通过综合分析发现,较为理想节省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新建住宅内建一个小型的热交换站,将一、二次水完全分开,二次水系统按新的采暖系统型式进行运行控制。由于旧有住宅小区内的锅炉房,热效率普遍偏低,一

8、般供回水温度都在75℃/55℃左右,即使采用小温差板式换热器也很难满足散热器供暖系统热媒的要求,且板换片数过多,造成投资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