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教 案-讲解技能

微格教学教 案-讲解技能

ID:17579458

大小: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微格教学教 案-讲解技能_第1页
微格教学教 案-讲解技能_第2页
微格教学教 案-讲解技能_第3页
微格教学教 案-讲解技能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教 案-讲解技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格教学教案1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反函数概念的讲解执教者:训练技能:讲解技能为主,其它为附导师:技能训练目标1.能够说出该技能的基本内容、形式与运用方式。2.会在不同教学情境中运用该技能的各种方式。时间分配教师行为(讲授、提问、演示等)教学技能的类型学生行为(参与的活动、预想的回答)备注:目的意义等1提问1、什么是反函数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函数中,如果当作因变量,把y当作自变量,能否构成一个函数呢?2、为什么可以构成函数呢?提问技能倾听,做笔记,思考,回答:1、可能构成一个函数,也可能不能。2、在y允许取值范围内的任

2、一值,按照法则→都有唯一的x与之相应在揭示课题并(板书:反函数1.反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问。1讲解与提问:根据这位同学的表述,这是符合函数定义的,也就是说,按照上述原则,函数是存在反函数的.这个反函数的解析式是怎样的呢?讲解与提问倾听,做笔记,思考,回答:应该是.1提问与讲解:1、这种表示方法是否符合我们的习惯?2、按习惯用字母x表示自变量,用字母y表示因变量,故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又可以写成这样改动之后,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即和是不是同一函数呢?3、为什么?能否解释下?提问与讲解:1、倾听,做笔记,思考,回答:不符合!2、应该是吧?

3、3、学生可能回答:从函数三要素的角度看,和具有相同的定义域和值域,皆为R,同时对应法则都是自变量减1除以2得因变量,也是相同的,所以它们是相同的函数.1语言与提问:既然是相同的,我们就把语言与提问:1、倾听,做笔记,思考,回答:称作函数的反函数,同样,函数有没有反函呢?有.就是.1语言与提问:对.也就是说函数与函数是互为反函数的.那么,是不是所有函数都会有反函数呢?请举例说明?语言与提问:1、倾听,做笔记,思考,回答:不是所有函数都有反函数.2、如函数,将y当作自变量,x当作因变量,在y允许取值范围内,一个y可能对应两个x,如y=

4、1则x=±1,因此不能构成函数,说明它没反函数.1语言与讲解:说得非常好.如果从形的角度来解释,会看得更清楚,见图1,从图中可看出给出一个y能对应两个x.语言与提问:观察,做笔记,思考,回答:2语言、讲解与板书:1、通过对几个具体函数的研究,了解了什么是反函数,把前面对函数y=2x+1的反函数的研究过程一般化,概括起来就可以得到反函数的定义.由于这个定义比较长,所以我们一起阅读书上相关内容.(板书:(1)反函数的定义)2、要求学生打开书第60页第二自然段,请一名同学朗读这一段内容.其他同学找出关键字。语言、讲解与板书:1、观察,做

5、笔记,思考,回答:2、寻找关键字!运用数学语言交流!为帮助学生理解关键字,教师可以再以一上具体函数为例解释y=f(x)和x=j(y)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指出定义中"如果"二字的含义表示不是所有函数都有反函数.2语言、讲解、板书与提问:1、对于反函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下面进一步对这个特殊的函数概念作点深入研究。2、板书:(2)对概念的理解.)3、反函数的“反”字应当是相对原来给出的函数而言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呢?不妨以刚才的两个函数y=2x+1和为例加以研究.4、看看有何发现?有如何理解“反函数”中“反”?语言、讲解、板书、与提

6、问:1、观察,做笔记,思考,回答:2、理解与运用数学语言!3、不同的回答:从三要素来研究:对应法则不同.定义域不同……4、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来函数的值域;反函数的值域就是原来函数的定义域;反函数的对应法则就是把原来函数对应法则中x与y的位置互换.研究两函数间的关系应从函数三要素角度入手研究,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向三要素靠拢.2语言、讲解、板书与提问:1、根据刚才我们的讨论,可以发现反函数的三要素是由原来函数决定的,当给出的函数确定下来后,其反函数的三要素也就确定下来了,可以简记为“三定”.2、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反函数的“反”实际体现

7、为“三反”.在这“三反”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x与y的反置,正是由于它们位置的改变,才把相应取值反置,从而引起另外两“反”.3、板书:a.“三定”,b.“三反”语言、讲解、板书与提问1、观察,做笔记,思考,理解与运用数学语言回答:把这种确定关系具体化,也就是反函数的“反”字体现在什么地方了。1语言、讲解、板书与提问:1、从函数概念语言、讲解、板书与提问1、观察,做笔记,思考,理解与运用数学语言回答:由于函数和反函数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它已成为进一步研究函数的重要方面.当我们研究某个函数性质时,如果这个函数有反函数,就可以在两者中择其简

8、而研究之,这就增加了函数的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我们明确了原来函数与其反函数间的关系,当然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如:一个函数有没有反函数?若有反函数,它的性质如何?与原来函数的性质有什么关系?通过前面几个例子可以发现,上述问题中,原来函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