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

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

ID:17602901

大小:338.09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9-03

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_第1页
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_第2页
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_第3页
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_第4页
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459学号或申请号201522453983密级公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作者姓名:刘英丽导师姓名:刘剑波教授学科门类:医学专业名称:内科学(呼吸病学)培养院系:第二临床学院完成时间:2018年5月AthesissubmittedtoZhengzhou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AStudyontheEtiologyandMechanismofCoughSyncopeByYingliLiuSupervisor:Prof.JianboLiuDepartmentofRespiratorymedicineTheSecon

2、dClinicalCollegeofZhengzhouUniversityMay,2018原创性声明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撰写完成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和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表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有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3、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学位论文作者:日期:年月日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探究研究生刘英丽导师刘剑波教授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呼吸内科河南郑州450014摘要背景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性反射,轻度、不频繁的咳嗽,不仅不会对机体造成伤害,还有促进痰液、异物排出的好处。剧烈无痰或有痰过于频繁的咳嗽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还有促进病原体传播,破坏肺组织弹性的危害。在临床工作中,有部分

4、患者在咳嗽时或咳嗽后即刻出现完全性意识丧失。由咳嗽引起的完全性意识丧失即咳嗽性晕厥。出现咳嗽性晕厥的患者有什么特点,咳嗽性晕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有关咳嗽性晕厥的文献主要是病例报道,仅有的几项研究是国外学者根据几例、十几例、最多几十例患者进行的研究,国内鲜有总结咳嗽性晕厥患者的特点,更缺乏对咳嗽性晕厥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究。因此现将我院收治的31例咳嗽性晕厥患者的特点进行总结,通过直立倾斜试验和咳嗽试验对咳嗽性晕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做一探究,旨在提高对咳嗽性晕厥的认识。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直立倾斜试验及咳嗽试验探究咳嗽性晕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I选择

5、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反复出现咳嗽性晕厥(指出现过2次及2次以上的咳嗽时或咳嗽后即刻出现的晕厥)的31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以同期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情况与观察组相匹配的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就诊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在入组前均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了心源性晕厥、神经源性晕厥及癫痫发作性晕厥。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包括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和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和咳嗽试验,观察研究对象在直立倾斜试验的反应及咳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推测咳嗽性晕厥的可能机制。结果

6、1观察组的基本情况31例咳嗽性晕厥患者,男性2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0.78±11.24岁,18-35岁4例,36-60岁24例,60-75岁3例,分别占总数的12.9%、77.4%、9.6%;平均BMI为26.32±3.94kg/m2,BMI>24kg/m2的有25例,占80.6%;23人有吸烟史,占64.5%。2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观察组31例患者中13例有高血压病史,8例有糖尿病病史,7例有心血管疾病病史,11例有脑血管疾病病史。对照组62例患者中15例有高血压病史,15例有糖尿病病史,9例有心血管疾病病史,11例脑血管疾病病史。3直立倾斜试验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了B

7、HUTT,22例患者行SNHUTT,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了BHUTT和SNHUTT。观察组9例BHUTT阳性,3例SNHUTT阳性,HUTT总阳性率为38.7%。对照组62例患者HUTT均为阴性。4咳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咳嗽后观察组晕厥亚组SBP和DBP平均分别下降57±25mmHg和32±19mmHg,HR平均增加21±9次/分,SpO2平均下降(6.4±4.8)%;晕厥先兆组SBP和DBP分别平均下降43±13mmHg和27±11mmHg,HR平均增加11±7次/分,SpO2平均下降(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