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背影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背影教案

ID:17856617

大小:1.1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7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背影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背影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背影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背影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背影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背影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背 影1.通过对“背影”的分析感知父亲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文本。3.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4.品味本文质朴典雅的语言。5.把握写人记事散文的基本特征,学会欣赏写人记事散文。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也许是父母一个深情的凝望,也许是爷爷奶奶一个和蔼的笑容,也许是老师在作业本上留下的一个个红勾……正是生命中无数美好的感动,让人间变得温馨动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

2、仅仅记录的一个小小的背影,却感动了阅读它的无数人。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其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写作背景:《背影》是记事散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

3、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本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事,过程中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终生难忘。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抒发了

4、“我”对父亲的感念之情。目标导学三:重点探究,分析“背影”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明确:文中共有四次写了背影,第一次是文章开头,作者在回忆中提到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爬上月台留下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时消失在人海中的背影;第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四次是结尾抒情时点到的背影。2.请认真研读第6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背影的。明确:作者在描写父亲的背影时,先用外貌描写来描写父亲,即“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5、,表现出父亲买橘子的不易;再用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似一个慢镜头一般,作者将这个行动的背影仔细刻画,忽又定格在月台上,形成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背影形象。而在父亲离开时,又将众多的人影作为陪衬,写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影里。3.第6段中,作者两次描写父亲的背影,并两次说忍不住落下泪来,这是为什么?请你分析作者在此表达的情感。明确:作者被父亲为自己的付出深深感动,这是一种深切的父子情。4.分析第6段可知,本文的重点在通过父亲的背影表达父子之情,那么又为何要写与背影无关的第2—5段呢?请你简要

6、分析。明确:第2、3段介绍家庭情况,看似与“背影”无关,却是“背影”故事的缘起与节奏;第4段写父亲决定为儿子送行,是“背影”故事的基础,第5段写送儿子上了车,是“背影”故事的准备,因此,这四个自然段虽然未直接写背影,却与背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探究: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背影”在文中的作用。明确:从内容上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上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教学提示】关于该文体的探究不宜过早完善答案,宜在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体悟

7、感知后进行完善。目标导学四:学以致用,学习刻画形象点拨:作者在描写父亲背影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的方法。在描写外貌时,抓住父亲穿着简陋与肥胖的典型特征,在动作描写中也集中体现出攀月台不易的形象。作者这种抓住典型特征做简要勾画便表现出人物形象的方法叫白描手法。引导:在你的印象中,是否也有人给你留下过如此感动的回忆呢?请你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具体到对方做了什么动作,他(她)是什么形象,或说了什么话,将他(她)记录下来,记住要表现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第2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在上一课时,我们仔细分析了朱自清先

8、生刻画的“背影”形象,这个形象如此令人感动。然而细心的同学恐怕已经明显地感受到朱先生的情感在文中有着极大的变化,而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也未必就是爬月台买橘子那样简单,这节课,就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本文的情感世界。目标导学一:把握“我”的情感变化探究: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