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课程纲要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课程纲要

ID:17928716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10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课程纲要_第1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课程纲要_第2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课程纲要_第3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课程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品德与社会》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授课课时:32课时一、背景《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三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围绕“我在成长”这个主题展开,共设计了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学;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期望对其以后的成长有着关键作用。儿童在与同龄伙伴

2、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与互动,在认识他人的同时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初步形成自我概念。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了朦胧的认识,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儿童自主活动空间的扩大使儿童直接面对危险的几率增大。儿童想要远离危险,就必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分辨能力。安全教育的更深层意义还在于培养儿童珍爱生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人生态度。此外,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使儿童从小就能比较自觉地意识到自我与家庭的关系,热爱家庭、父母和祖辈。二、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

3、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4.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5.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6.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7.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8.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溺水等方面,查找

4、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生产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场景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9.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10.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11.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方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三、内容章节及学习内容课时分享课程纲要1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学1、自画像22、同学之间23、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34、同样是学习25、我不耍赖皮

5、2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6、平安回家37、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28、心中的1103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9、家庭树210、父母的疼爱211、现在的我能做什么212、家庭的记忆213、我想要我能要2品德实践活动或期末复习1期末考查、评价1四、实施(一)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种文件格式的新闻资料。来源:网络、电视(央视、江苏省、南京市等电视台新闻等栏目)、报纸(南京日报、高淳报、扬子晚报等)三上《品德与社会教师用书》等。3.同学们自制的剪纸、生活中的小

6、发明小创造等。(二)学习活动1、画画、写写我自己,为自己制作自画像。2、“一分钟有多长”体验活动。3、开展关于“规则”的一场小小辩论赛。4、扮演交通警察。5、大家一起玩“交通棋盘”。6、有关“淹死的多是会游泳的”小小辩论会。7、画画我的“家庭树”。8、父亲(母亲)角色扮演。五、评价1、依据《小学品德学科评价实施方案》进行评价。2、从“知识能力”、“实践运用”、“情感态度”三个方面予以评定。“知识能力”在学期末评定一次;“实践运用”一课测试一次;“情感态度”在学期末评定一次。3、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