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与毛细血管精品医学ppt课件

脓毒症与毛细血管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7933066

大小:1.63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9-10

脓毒症与毛细血管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脓毒症与毛细血管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脓毒症与毛细血管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脓毒症与毛细血管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脓毒症与毛细血管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脓毒症与毛细血管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脓毒症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重症医学科qhbcxl@163.com内容3.病因4.发病机制5.临床诊断6.治疗措施7.观点争议1.概念2.生理学基础概念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液体渗漏到组织间隙,并有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渗漏到组织间隙,引起组织间胶体渗透压增高从而引起浆膜腔积液、全身水肿、低氧血症、低血容量休克、低蛋白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960年由Clarkson等首次报告生理学基础毛

2、细血管是新旧物质交换的场所,也称为微循环;全身约400亿根毛细血管,总面积可达6000m2;微循环图滤过--重吸收学说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生理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动态平衡组织液生成与汇流示意图动态平衡影响组织液生成增加的因素1组织水肿组织液生成增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淋巴液回流受阻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CLS病理生理过程SIRS全身组织水肿休克液体复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内皮细胞损伤CLS诱发因素电镜扫描照片:正常的内皮细胞连接D

3、onaldMcDonald1999电镜扫描照片:毛细血管渗漏模型手术、感染或死亡的病人都可以通过白蛋白标记法观察到迅速而加重的毛细血管渗漏现象组织细胞组织间隙毛细血管细胞内液组织间液血浆5%15%40%血管活性和炎性介质释放局部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白蛋白漏出,胶体渗透压降低,低血压、组织水肿,影响组织的氧合器官功能损伤SEPSIS/SIRS严重创伤烧伤ALI/ARDSMODS病因体外循环药物(rIL-2,多抗等)缺血再灌注损伤蛇咬伤……CLS常见病因发病学说细胞因子介导学说[1]血管内皮损伤学

4、说全身炎性反应学说补体介导学说OberhoherA,OherhoherC,MoldawerLL,eta1.CritCareMed,2000.28(4):3-signaling—regulationoft12.CLS发病机制LPS、TNF、白细胞介素氧自由基、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氧自由基、肽类炎症质可能均参与发病临床表现CLS以低容量性低血压、低白蛋白血症、血液浓缩三联征伴全身性水肿为特征。表现为血压下降、体液重新分布、大量体液储留在组织间隙、体重增加、肺水肿、胸腹水、低白蛋白血症,严重

5、时可引起MODS。临床表现毛细血管渗漏期分期恢复期毛细血管渗漏期持续1-4天;血管内的液体和大分子物质急剧地渗出血管外,毛细血管不能阻留﹤200ku的分子,甚至有些900ku的大分子也不能阻留;临床上可引起严重低血压、全身性水肿、胸腹水、心包积液、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严重不足。恢复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现象逐步纠正,大分子物质、血浆回渗到血管内,血容量恢复。CLS临床诊断诊断CLS的金标准为输入白蛋白后,测定细胞外水(ECW)一菊粉分布容量和生物电阻抗分析,观察胶体渗透压的不同反应。此方法安全、无创

6、,但需要大量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不易临床推广。目前,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规实验室检查即可考虑CLS的诊断。临床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低容量性低血压、低白蛋白和血液浓缩三联征伴随全身水肿和异常γ球蛋白血症;具体表现为血压下降、体液潴留、体质量增加、肺水肿、腹水、低白蛋白血症;严重时引起心、肺、肾等MODS。临床特点出入水量持续呈正平衡循环血容量仍不足低白蛋白血症重要脏器及全身间质水肿肺间质水肿间质性脑水肿CLS的治疗液体管理病因控制提高胶体渗透压改善氧供/氧耗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治疗CLS

7、临床治疗病因有效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集束化治疗,对创伤失血的患者及时止血、输血治疗等。液体管理液体治疗是CLS治疗的关键之一1、充分复苏,恢复有效血容量2、在CVP,PICCO导管监测下进行复苏3、选择正确的复苏液体液体管理1应根据不同阶段病理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液体种类2不同液体各有优点,如何使用存在争议渗漏期液体选择晶体液更容易渗漏,一般不作首选天然胶体(血浆,全血,红细胞、白蛋白等),在CLS渗漏期白蛋白也能渗透到组织间隙,导致更多水分渗透到组织间隙,可能增加死亡率•右

8、旋糖酐、明胶体内半衰期短,扩容效果较差•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可选用,效果较好关于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白蛋白的应用存在争议;有学者应用白蛋白联合大剂量速尿取得一定疗效。有学者认为CLS时白蛋白也能渗漏到组织间隙,使组织间隙胶体渗透浓度增高,因此CLS时要少用白蛋白。崔乃杰教授通过肺毛细血管渗漏动物实验发现,白蛋白早期有外渗,但剂量加大,速度加快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羟乙基淀粉的作用羟乙基淀粉是由分子量大、形状不同的分子组成,可堵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裂隙及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