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解表药精品医学ppt课件

第五章 解表药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7934436

大小:646.51 K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9-11

第五章 解表药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 解表药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 解表药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 解表药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 解表药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解表药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解表药参考文献中药_辛_味挥发油表证与炎症的关系中药桂枝肉桂药理作用的对比研究中药葛根的药理研究及进展柴胡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新进展柴胡的药理作用与古今应用对照柴胡的药理研究进展浅淡柴胡之药理作用细辛的药理毒理和临床应用细辛药理研究概况葛根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葛根的药理保健功能及开发利用解表植物类中药中微量元素与功效关系解表类中药的模糊聚类分析解表药药源性反应综述麻黄挥发油的药理作用研究麻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麻黄节间和节共用茎和根分用的依据第一节概述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发汗解表外感表证表寒证

2、---辛温表热证---辛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浅表部位临床症状(恶寒、发热等)分类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细辛、防风等。辛凉解表药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等药理作用发汗作用解热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过敏作用二.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发汗作用发汗表证表邪从汗而解恶寒、发热等出汗辛温>辛凉多属于温热性发汗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影响发汗作用机制(1)直接影响汗腺,增加汗液分泌(2)促进或改善血液循环(3)兴奋外周α受体特点:(1)汗液着色法本法利用碘和淀粉遇汗液所

3、呈现的颜色反应,观察药物对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的影响,以判断药物发汗的强弱。(2)汗液定量测定法用集汗筒收集大鼠足跖部分泌的汗液,进行精密称重.观察受试药物对汗腺分泌的影响。常用实验方法2.解热作用药物不同实验性发热模型动物程度不同的解热作用辛凉>辛温部分药物使正常动物体温下降机制(1)发汗或扩张皮肤血管---散热↑(2)抑制脑内PGE→中枢体温调节功能(3)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特点:用致热原(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引起家免或大鼠发热,观察药物对发热体温的影响,以判断受试药物的解热作

4、用和作用强度。常用实验方法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外邪:细菌、病毒、低温、高温等实验:G+、G-菌、真菌、病毒注意:体外实验、粗制剂、临床效果4.镇痛、镇静作用部分药物自主活动↓协同中枢抑制药镇静药物多种实验性疼痛模型动物程度不同的镇痛作用外周或中枢性镇痛作用实验方法(1)热板法一热刺激致痛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动物(多数用小鼠)热刺激痛阈值影响,考察药物作用。(2)扭体法一化学物质刺激致痛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小鼠扭休反应发生率及扭体次数的影响,考察药物作用。镇静作用实验方法(1)抖宠法:将动物放入特制的抖动笼中,将其自发话动用二道

5、生理记录仪描记.即可观察受试药物对动物自主活动的影,以判断受试药物作用的强弱。(2)光电管法:将动物放入三光道小鼠活动记录仪内,记录动物在箱内活动时遮断光线的次数,以观察受试药物对动物自主活动的影响。(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的动物自主活动记数装置)催眠作用实验方法(1)对巴比妥类催眠作用影响的实验法:本法是利用催眠剂量(即动物均能产生翻正反射消失的剂量)引起动物睡眠,观察受试药物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若能延长,即可判断有催眠作用。(2)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影响的实验法:选择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即90%以上动物不出现睡眠

6、的剂量)与受试药物在同一动物身上合用,若有协同作用,即可判断其有镇静催眠作用。5.抗炎作用药物多种实验性炎症模型抗炎抑制抑制炎症介质(AA、His等)增强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清除自由基6.调节免疫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总结:表5-1第二节常用药物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辛温解表药的代表药麻黄成分生物碱类挥发油、鞣质麻黄碱(L-ephedrine)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药理作用发汗平喘利尿解热、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镇咳祛痰其他。[药理

7、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1)发汗临床:历史悠久表实证辛温解表之峻品实验研究:水煎液、水溶性提取物、挥发油、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等大鼠或小鼠发汗口服或注射均有效;作用强;起效快,维持长。阻碍汗腺导管对Na+的重吸收;兴奋汗腺α受体;兴奋中枢有关部位。特点机制发汗温热条件;药物配伍;神经机能状态;入药部位。影响因素(2)平喘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2,3,5,6-四甲基吡嗪萜品烯醇性质稳定、口服有效、起效较慢、作用温和持久平喘实验方法:对气管平滑肌

8、松弛作用的方法和抗过敏作用的方法,另外,还可再分为整体实验、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三类。(1)整体哮喘模型:多选用豚鼠和大鼠,又可分为喷雾致喘法和卵蛋白引喘法。前者用恒压喷雾组胺和乙酰胆碱等致喘剂,引起动物出现“哮喘反应”,通过观察引起“哮喘反应”的潜伏期来判断药物的平喘作用。后者动物以卵蛋白、灭活百日咳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