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

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

ID:1794114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1

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_第1页
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_第2页
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_第3页
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_第4页
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作为航道管理的重要内容,航道疏浚工程对于改善航道运行水平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准备,然后具体探讨了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技术与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航道疏浚工程是利用机械设备开展水下开挖施工,以完成泄洪排涝、蓄水、饮水、通航等过程的一项重要施工工程。对河道实施疏浚开挖以提供航道泄洪能力,是保证河道畅通及周围城市与村镇安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当前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强河道疏通治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河道运行水平,还能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周围生态环境质量。因

2、此,加强有关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对于提高航道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准备  1.1工程放样与测量  工程测量放样是航道疏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使用SDH-13D型测深仪及卫星定位系统GPS开展疏浚放样与测量施工。  1.1.1工程所需的样品标准应提前设计,样品标准就是一种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方块,通常在预制块上都会运用钢缆系红色浮实施标记,以避免意外丢失。使用GPS放出的是大样品,各断面均应安置两个控制点,左右两侧的控制点作用不同,左边主要用于控制桩,右边主要用于控制方向桩;控制点安置完成后对大样品标本进行加密,在每隔25m的位置处

3、分别安放一个断点,使用竹竿及钢管放出平面分别进行中心线与边线的开挖。[1]  1.1.2若测量船遭受风浪等恶劣天气影响会干扰其稳固性能,进而造成测量结果误差过大;若遭遇大雾天气,则河面的可见度就比较低,难以实施测量。所以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应选择风浪较小且无雾的天气状况。  1.2施工设备  作为一种专业工程项目,疏浚施工需要借助挖泥船及其他附属船舶来进行。所以施工设备的性能状况将直接影响疏浚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条件,恰当选择施工设备:(1)对于排间距在4000m以内的应使用绞吸船开展施工,排距在60~600m的采用80m3/h的绞吸船施工;排距在600~25

4、00m的采用350m3/h的绞吸船施工;排距在2500~4000m的采用500m3/h的绞吸船施工;(2)对于平均运送距离在5500mm左右的航段通常采用吹泥船、抓斗船组合泥驳、泥浆泵开展施工。  2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挖槽施工  2.1.1挖槽尺寸,在挖掘施工的过程中应提前对要挖掘的区域进行检测绘图,全面绘制出直观形象的开挖截面图,若检查发现出现漏挖部分,则要适当调整船位置,对漏挖区域实施补挖,直至满足施工要求为止;各条挖槽斗应同相邻挖槽至少重叠5m,以降低漏挖概率;挖槽的边坡通常需要分阶梯、分层次进行工作,要重视重叠部位的处理,避免出现浅埂残留的问题。[2]  

5、2.1.2挖槽的深度,因疏浚施工工期较长,常用的挖掘方式为先在上层及回淤量较小的地段开展挖掘,在施工接近完成时在对底层及回淤量较高的地方进行挖掘,在下层土挖掘过程中,其厚度应适当降低,挖掘平移速率也应当减慢;另外,根据挖掘至竣工时的周期长短差异,要事先预留不一样的回淤超深,且在施工完成后要保证挖掘槽深满足工程要求;将试挖深度作为主要参考,准确确定抓斗与铰刀安置深度大小,由此保证挖掘深度合理;依据挖泥泄露及回淤状况疏浚施工要适当加大超深,超深厚度则依据施工初期的试挖过程确定。  2.2泥土的处理方法  2.2.1吹填法。吹填法是把挖掘出的泥土使用泥泵运送到填土区域,以促进泥土的综合

6、管理与运用。使用吹填法对疏浚泥土进行处理,不但能使泥土综合利用,且能防止疏浚泥土回淤航道问题,是一类优化解决的方案措施。在使用吹填法处理疏浚泥土时要重视对泥场的选择,其选择要求为:在部分不含接力泵的施工状况下,仅能采取就近吹填时,要根据排泥管线长度及挖泥船扬程选择泥场容量及数量;应计量选择荒地、废坑、低洼等便于容泥的区域;通常按照挖槽数量及土质来确定泥场容量及范围大小;泥场周围应连通沟渠,利于排水。  2.2.2边抛法。在采用挖泥船开展疏浚施工时,通常在挖泥的同时会将泥浆排入水流中,借助水流将泥土冲走。常用的边抛方法有采用长悬臂架边抛挖泥船、溢流、旁通等。(1)采用长悬臂架边抛挖

7、泥船,边抛挖泥船在航道施工时,利用伸出于船舷的悬臂架上的排泥管,把泥浆在挖掘的过程中即抛于航道的一侧,此种方式在颗粒较大的砂质土处理中比较常用。悬臂架的长度距离是决定泥浆抛出距离的重要因素。此种方式缺点是回淤率较高,优点是能有效减少抛泥施工时间,生产率及有效产量较高;(2)溢流,利用泥泵将吸入的泥浆运送至泥舱内,多余的泥舱两侧的溢流口持续排入水中,此种方法能将泥浆中的粗颗粒泥与土块阻挡在泥舱内,待满舱后再进行抛泥;其排放的泥浆功能位能较小,泥沙不容易深入河底,这便有助于泥沙颗粒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