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doc

浅谈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doc

ID:17955321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11

浅谈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doc_第1页
浅谈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doc_第2页
浅谈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doc_第3页
浅谈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计算机图像处理”课堂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法探索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图像处理 教学法 情境 体验  论文摘要:根据高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情境体验教学法,探讨了情景体验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提出了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的结合,教育与美的结合等理念,丰富和发展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传承知识,但如果将知识的传承绝对化和简单化,并漠视了人的情感和体验,那么知识的传承过程就是冰冷和僵化的。尽管早在两

2、千多年前的孔子已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情感式教育,但在教育功利化的驱使下,形成了崇尚“知识至上”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人为地断裂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使学生成为对知识缺乏情感的容器,丧失了对知识主动学习、内化与应用的能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在反思中前进,当时代的发展不断继承和超越着传统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高校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意蕴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

3、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这里的“情境”指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场景。情境的功能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体验”,是指人对情绪或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陪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用心的学习就是体验学习,它是实现学生生命感悟的过程,也是实现生命审美的过程,是对学习对象的一种情感的赋予和心灵的呼应。“情境体验教学法”和以往的“情境教学法”是有区别的。“情境体验教学法”对情境的理解更为宽泛,它将情境界定为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的结合;并且,“情境体验教学法”更加关

4、注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即更加关注学生生命感悟和生命审美的过程。    2、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对图形或图像进行润饰、美化、创作,使图像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生命力和价值。笔者始终认为,汁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门课程进一步挖掘和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生命感悟和生命审美能力,并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表达独特的审美个性,实现并体验独特

5、的审美价值。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为情境体验教学法提供了很好的实施场所,情境体验教学法也为汁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4    3、情景体验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3.1 教师角色的构建  3.1.1 适应变化,做学生引领者  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及操作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这一切的变化要求教师根据当前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要求教

6、师是引领学生走向知识、唤醒学生的情感的导师。我校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如:新闻、事业、广告、经贸等),教学内容、案例选择、技巧设置、作业难度等需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调整。即使是对于同一个班的学生,也不能使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善于发现变化、适应变化,才能成为—个成功的引领者。  3.1.2 随专业成长,做幸福的体验者  教师应将自我发展和教学成果结合起来。首先他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且倾情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相长”中收获成功和体验幸福。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表现美

7、和创造美的工具,享受美的过程及美的结果,既是幸福的,也是充满成就感的。    3.2 学生角色的构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以生命体验来参与教学活动时,学习的主动性便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把学习看成认识自我、掌控自我、发展自我的途径,且有主动学习的需求,学习便能成为一种幸福。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要发掘学生“爱美”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审美”的主体能力,刺激学生“创造美”的主动需求,并且和自身发展及专业能力培养相联系,能够进行主动学习。    3.3 情境的创建  3.

8、3.1 教学情境的设计  首先引入教学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与发展的教学情境,构建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的认知或情感有所“发现”。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有:①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漂亮的作品,并指出它的精彩之处,使学生产生想要实现其效果的强烈渴望。②提问法。提出一个问题,如:“要表现某一效果应该怎样处理?”引发学生思考后,用适当的方式引出新的学习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