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

ID:18066577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3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_第1页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_第2页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_第3页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_第4页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试释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教师进修学校李艳玲“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句出《论语·先进》中的“侍坐”章。此句中“小”、“大”及本篇“愿为小相焉”的“小相”如何解释?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注曰:“愿为小相焉:愿意在那时做一个小小的司仪。相,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或祭祀时主持赞礼者。小,是自谦的说法。其实地位并不低。”《现代汉语词典》:“小:⑧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弟︱~女︱~店。”说“小相”的“小”是自谦的说法,则“小相”和“小弟”之类一样,并非真的“小”,“小相

2、”就是“相”,“小弟”就是“弟”,因此“小相”也就不是专称。“小相”不是专称,则“大相”也不是专称。这样“小相”译为“小小的司仪”,犹如一名教师谦称自己为“小小的老师”;“大相”也就可译为“大大的司仪”或“了不起的司仪”。但其实“小相”、“大相”都是“相”,并无区别,实为一职。朱熹《论语集注》说:“相,赞君之礼者,言小亦谦辞。”朱熹解释的是“相”而非“小相”则足以证明作为一种职务名称的是“相”,而非“小相”。从这里来看,中职本对“相”的注释无疑是正确的。该书又注释曰:“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

3、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意思是公西华参与的也是管理国家的大事。”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5这里分别把“小”、“大”解作“小相”、“大相

4、”,这就与前面对“愿为小相焉”的“小相”之解相矛盾了。这是其一。其二,“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这话的意思是“公西华能做大相”,它的意思又怎能是“公西华参与的也是管理国家的大事”呢?要说,也得说是“公西华也能参与管理国家的大事”呀。因为前面的直译是“……只能……也能……”。两个能愿动词“能”表明孔子只是说公西华有能力去做什么。而“公西华参与的也是管理国家的大事”抛开了“能”字,把有能力做的事说成了已经做了的事。其三,抛开这一点不说,就算这句话的意思真的是“公西华参与的也是管理国家的大

5、事”,那么所谓“管理国家的大事”就是指的“为小相”,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为小相”也是管理国家的大事。这样理解倒是可以的,因为孔子之言“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正是为了进一步解释自己为什么说“唯赤则非邦也与”,亦即自己为什么说公西华说的也是治国之大事。可是,“为小相”是管理国家的大事,“为大相”自然就更是管理国家的大事了,都是管理国家的大事,孔子为什么还要加上一句“孰能为之大”呢?既然加上了这一句,不就意味着“为之小”、“为之大”是有区别的吗?不就意味着“小相”、“大相”是有区别的吗?孔子的前后两句话自然是不

6、会自相龃龉的,我们只能认为中职教材的注释前后自相龃龉。那么是前面把“小相”解释错了呢,还是后面把“小”、“大”解释错了呢?抑或另有他因?我们姑置而不论,再看其他选注本的解释。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

7、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5王力《古代汉语》:“相,在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或司仪的人。按:宗庙会同,都是诸侯的事。公西华愿为小相,只是谦辞。”“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小相,那么谁能给诸侯做大相呢?之,指诸侯。小,小相。”《古代汉语》认为”做小相”是谦辞,中职本教材认为“小”是谦辞。这是有区别的。按照《古代汉语》的说法,首先,有“小相”有“大相”,二者并非一职,只是未予明言而已;其次,孔子认为公西华不但可做小相,还可以做大相,而且在孔子看来,做大相才是“邦”,即治

8、国之大事,做小相则不是治国之大事。可是《古代汉语》又说“宗庙会同,都是诸侯的事”亦即都是治国之大事。当然还是《古代汉语》的注释有问题,孔子不会有问题。再看郭锡良、唐作藩等人的《古代汉语》之注:“小相:赞礼的人。卿大夫担任赞礼工作叫‘大相’,士担任赞礼工作叫‘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赤只能给诸侯担任小相,谁能给诸侯担任大相呢?小、大:指小相、大相。”朱东润《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