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教案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教案

ID:18116144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4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教案_第1页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教案_第2页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教案_第3页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教案_第4页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高考考点】1、①孔子与老子的思想;②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③儒家思想的形成。2、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汉武帝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考点落实】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2)政治: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未树立绝对权威,人们思想不受束缚。(3)阶级:士阶层活跃。各诸侯国礼贤下士,士也希望实现自己政治愿望。(4)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二)主要流派和主要代

2、表学派时间代表人物学派时间代表人物道家春秋时期老子儒家春秋时期孔子战国时期庄子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墨家战国时期墨子法家战国时期商鞅、韩非子(三)历史地位和意义 1、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

3、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一)早期儒学(《论语》)1、春秋晚期:孔子(圣人),创立儒家学派。(1)思想核心:仁(“爱人”),实现仁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政治思想: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教育思想:有教无类,首创私人讲学,打

4、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4)保守成分: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作品“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伦理观地位及原因孟子(亚圣)《孟子》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本善”孟子和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改造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荀子《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提出“人之性恶” (二)道家1、老子: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

5、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朴素辩证思想)。2、庄子: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主张放弃差别观念即可获得精神自由。(三)法家学派: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1、思想主张⑴君主专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⑵法治理论: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2、地位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四)墨家创始人:墨子,战国初期鲁国人。1、思想主张:(1)他主张“兼爱”:(2)宣扬“非攻”:(3)提倡节俭:(4)主张是“尚贤”:2、影响: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三、“罢黜百

6、家,独尊儒术”(一)背景:(1)社会繁荣昌盛: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2)社会潜伏危机:诸侯国势力膨胀(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边境问题)。(二)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三)董仲舒的生平、历史地位及贡献:董仲舒,西汉时期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他上《天人三策》,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从事修学著书,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四)汉武帝的用人政策:西

7、汉前期,皇帝都能注意吸取秦亡教训,比较重视人才。汉武帝在位期间,多次在全国各地亲自选拔品行好又有才能的人入朝为官。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五)董仲舒的主要思想: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政治统一必须思想统一,不在六经范围学术都应罢黜。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人民和诸侯要服从天子,天子无道也会受灾于天。3、针对土地兼并等社会现实,提出相应措施,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4、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

8、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六)特点:1、“春秋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