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ID:18245030

大小:350.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5

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2期江西植保Vol.28,No.22005年6月JIANGXIPLANTPROTECTIONJune.,2005毛叶枣病害调查及炭疽病的研究进展11,21*张国辉,王兰,何月秋(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昆明650201,2.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摘要:本文对云南省毛叶枣的炭疽病、焦腐病、白粉病、疫病、黑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和缺硼、缺镁及缺铁的发生情况作了介绍,并简单地概述了炭疽病的研究进展。关键词:毛叶枣;病害;炭疽病中图分类号:S43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49(2005)02-0063-05毛叶枣(Zyziph

2、usmauritianaLam.)系鼠李科质影响最大。病果产生椭圆形或圆形的褐色坏死斑,[5](Rhamhaceae)枣属(ZizyphusMill)滇刺枣(Zyziphus后期产生子实体。受伤果实更易感染该病。病斑[1]mauritiana)的一个变种,又名台湾青枣、印度枣、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少数发生在中央。病斑不规[2]滇刺枣、缅枣、西西果等,在干热湿润地区有广则形或半圆形。病斑深灰色,凹陷,病健交界明显,泛分布。1984年推广种植于怒江、昌宁、元江、元病部表面轮状分布许多粉红色至黑色小点,即病原[1]谋等干热地区。仅元谋地区1986年以来就种植了菌的孢子堆。典型病斑后期

3、产生轮纹状或散生呈针二千多亩。玉溪市1999年试种68株,目前已达1333头大颗粒状子实体(分生孢子盘)。病原:2hm。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在PDA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毛叶枣在生产上的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至深灰色,气生菌丝绒毛状,一些制约因子也会突显出来,如病害问题、贮藏问后期产生桔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圆柱形,题、综合开发问题。毛叶枣病害中以炭疽病、缺硼、单孢无色、两端钝圆。缺镁、缺铁最为严重。另外,采后病害也会造成严1.1.2焦腐病(蒂腐病)[3]重腐烂,据统计,发病率达2%~40%。毛叶枣在该病为害较为严

4、重,主要引起果实蒂部发病,贮藏过程中,室温下贮藏半个月,炭疽病病果率达由内向外扩展,发病速度快,病部米黄色,病斑不[4]到10%~20%,更为严重的病果率可达50%以上。规则,病健交界不明显,腐烂果肉粘液状,并产生毛叶枣在云南省正在发展之中,但生产技术严酸味。后期果实产生许多小颗粒,为病原菌的分生重滞后,特别是植物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还不十分孢子器。清楚,广大农技人员对日益突出的问题还力不从心,病原: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在PDA培养不能很好地指导果农生产。因而开展毛叶枣病害调基上生产快,菌丝体初为灰白色,后转为灰色至暗查研究,减少采后病害的发

5、生,延长果实的贮藏寿灰色,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初期单孢无色,成熟的分生孢子双胞,褐色至[6]暗褐色,表面有纵纹。1病害调查1.1.3白粉病1.1侵染性病害毛叶枣白粉病可危害果实、叶片及幼嫩枝条等,1.1.1炭疽病以危害果实和叶片为主。叶片受害,先从中下部叶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以果实危害对产量和品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在叶背出收稿日期:2005-02-05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C0043M)作者简介:张国辉(1978-),女,辽宁东港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研究*为通讯作者·64·江西植保200

6、5年第2期[8]现白色菌丝,随后白色菌丝和白色粉状物(病菌的藏期易腐烂。分生孢子)可布满叶背,叶片正面出现褪绿色或淡1.1.5黑斑病黄褐色不规则病斑。受害叶片后期呈深黄褐色,易1985年3月,云南省农科院热带经济作物研究脱落。发病严重时可危害幼嫩枝条,白色菌丝和白所(保山潞江坝)果园中,发现毛叶枣和野生酸枣色粉状物布满整个枝条,嫩叶呈黄褐色皱缩,枯死。(ZyziphusspinosusHu.)产生一种烟煤状黑斑病。果实受害以膨大期果实为主,幼果次之。被害果实1987年4月调查,病害已遍及整个果园。病害最初上先出现白色菌丝,随后扩展,严重时白色菌丝和在叶片背面产生零星黑色小点,以

7、后病斑逐渐扩大,白色粉状物可布满全果。果实受害后果皮变麻,皱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病斑,直径0.4㎜~0.6㎜,缩,呈褐色或黄褐色,易脱落或枯死。花器受害较严重时病斑可合并成片,在叶背面复盖较大的面积。少。云南农业大学刘云龙教授称之为“烟煤状黑斑病”。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是一种外生菌,病叶上常叶正面呈黄褐色斑点,受害叶片成卷曲、扭曲状,[9]见的是一层白色的粉是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分生孢易脱落,一碰即掉。该病一经发生,蔓延很快,[7]子经气流传播。易使毛叶枣大面积受害。毛叶枣枣叶黑斑病的发生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