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 重点整理

财政与金融 重点整理

ID:18314224

大小:8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6

财政与金融 重点整理_第1页
财政与金融 重点整理_第2页
财政与金融 重点整理_第3页
财政与金融 重点整理_第4页
财政与金融 重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 重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财政总论1财政概念总结: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而取得自身履行职能所需的社会产品,从而产生财政分配。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最佳化,于是需要公共经济去解决市场失效问题。公共经济就是财政。2财政的职能分类:①资源配置:通过对现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机制和手段: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②收入分配③稳定(充分就业、物

2、价水平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发展3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以“贸易顺差论”为中心内容。代表人物:托马斯·曼;孟德斯鸠;拜切尔等。内容包括:国防财政论、赋税转嫁论、保护关税论、限制王室经费论、赋税立法论。第二章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分类:按国家职能、按经济性质(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1)购买性支出内容:1社会消费性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与外交、公共安全支出;国防支出;教科文体卫支出)2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更多通过负债融资获得资金,并最终收益的支出。投资支出规模受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等多因素影响。)

3、(2)转移性支出:与居民个人福祉直接相关,受国家职能范围大小的制约和影响。转移性支出是政府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手段。主要为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支出是政府付给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的补助支出。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社会福利(老、孤、残疾)、社会救助(贫困)、社会优抚(军)财政支出结构制约因素:政府职能、政府的工作重心及发展目标、经济体制及资源配置方式2财政支出规模及影响因素衡量标准:西方国家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通常是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我国习惯上采用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理论分析:①经济发展阶段论(穆

4、斯格雷夫、罗斯托:早期,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较高比重;中期,政府投资继续进行,但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成熟,公共支出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支出。)②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由于政治和经济两个因素,国家职能从内涵到外延都在不断扩大。国家是一种经济组织,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因素:经济、政治、社会3财政支出效益衡量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步骤:确定投资项目,并提出备选方案;分别核算项目和方案的效益和成本;综合考虑财政资金规模及其他方

5、面的限制条件,对资金的使用作出决策。)、2最低费用法(实现同一个目标)第三章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itytracktraffi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rchofobject从政府职能和财政分配角度理解,财政收入是政府为

6、实现其职能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方式取得的可供其支配的财力。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研究财政收入形式的意义:1财政收入形式是解决财政收入的手段和方法问题。2财政收入形式与经济形式和管理体制密切联系,由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具有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客观性。3财政收入的形式具有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财政收入具体形式:税(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国家税法规定所取得的财政收入。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利(国有资产权益收入)、债(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广泛性)、费。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收入的实际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剩余产品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经济体制;价格;收

7、入分配政策和制度。第四章税收概论1税制要素:纳税人(区别负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基、税率(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超额)、课税环节、附加与加成2现代税收原则:效率原则(1、充分且有弹性2、节约与便利3、中性与校正性)、公平原则(1、受益原则2、能力原则)、经济稳定和增长原则。3税收转嫁与归属:税收转嫁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纳税人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税收的归属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在转嫁条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