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ID:18315282

大小:136.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9-16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_第1页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_第2页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_第3页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_第4页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我们的祖先大约在黄帝时已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从夏代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商和西周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2、(理解)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使用国家机器外,还把原始的宗教迷信加以改造,使它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夏代的统治者已利用宗教迷信和天命论来欺骗人民了。到了商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奴隶主贵族便按照地上最高统治者的模样,炮制了一个他们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主宰,编造了政权神授的谎言,说“帝立子生商”。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呢?其办法是通过“卜筮”。“卜”“筮”都是一种预测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西周统治者承继了商奴隶主贵

2、族祭天祀祖、敬事鬼神和政权神授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永恒性,又提出了“德”和“以德配天”的理论,《尚书召告》说“惟天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3、(小题)周朝奴隶主所谓的“德”,其具体内容是:一是“敬天”,二是“保民”,三是“孝祖”。4、中国古代哲学的真正诞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阴阳说和五行说,早期的阴阳说可以追朔到《易经》。现存《周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经》,另一部分是所谓《传》,记录了后人对卦辞和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5、《易经》大概是在殷周之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卜筮记录的基础上,经过

3、整理加工而编纂成的一本书,以供人们卜筮时参考。《易经》64卦是由八卦重叠组成的,而八卦又是由“一”“一一”两个符号排列组合而成。《易经》中包含有由对立而引起变化和“物极必反”的思想。如乾()卦。泰()卦,九三爻卦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把互相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指出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早期五行说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篇。《洪范》说:“五行。”水、火、木、金、土。6、阴阳说和五行说在西周时期又有了发展?A、周幽王时,伯阳父曾用阴阳二气失调来解释地震现象。B、西周末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

4、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并且土是其中最基本的,表明史伯已初步意识到了土地是人类一切财富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总之,早期的“阴阳”“五行”说的产生和初步的发展,是与当时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状况相联系的,正是这些关于昼夜、寒暑变化的知识,对于地势阴阳的观察,以及对于人分男女、畜有雌雄、数有奇偶的认识等等,使得人们能够概括出早期的阴阳学说。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日益认识到水和土的重要性;殷周之际,实际上已广泛利用水、火、木、金、土等物质材料于生产,并对他们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产生早期的五行说也不是偶然的。7、春秋战国时期哲学

5、论争中的中心——“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大变动的时代,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随着新的封建主开垦的私田的规模越来越大,并越来越激烈地与奴隶主贵族争夺劳动力。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就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标志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上层建筑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正是当时经济基础的变化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制定了新的法律条文,并将这些条文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就是“铸刑书”。晋国叔向曾写信表示反对铸刑书,这就是“礼法”之争。“礼

6、法”之争与“古今”之争相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今”“礼法”之争,是当时整个政治思想领域斗争的焦点,文化思想上的百家争鸣首先就是围绕着这个焦点而展开的。  8、(小题)孔子、墨子等人都是属于士阶层,他们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大兴私人讲学之风。9、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争论的中心是“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1、我们的祖先大约在黄帝时已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从夏代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商和西周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2、(理解)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使用国家机器外,还把原始的宗教迷信加以改造,使它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夏代的统治者已利用宗教迷信

7、和天命论来欺骗人民了。到了商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奴隶主贵族便按照地上最高统治者的模样,炮制了一个他们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主宰,编造了政权神授的谎言,说“帝立子生商”。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呢?其办法是通过“卜筮”。“卜”“筮”都是一种预测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西周统治者承继了商奴隶主贵族祭天祀祖、敬事鬼神和政权神授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永恒性,又提出了“德”和“以德配天”的理论,《尚书召告》说“惟天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3、(小题)周朝奴隶主所谓的“德”,其具体内容是

8、:一是“敬天”,二是“保民”,三是“孝祖”。4、中国古代哲学的真正诞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阴阳说和五行说,早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