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ID:18329479

大小:350.0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6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1页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2页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3页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4页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所属杂志:此文章来自原稿)发布时间:2011-08-01已阅读:2003宁玲(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苏州215011)摘要:结合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介绍了笔者在近几年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思考、尝试和体会。关键词: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探讨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中外建筑史》是我校园林景观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关于中外建筑起源、各阶段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学

2、科。教学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外建筑文化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各个时期中外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培养其建筑历史的理论修养和素质。该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学时。就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并参照我校建筑学专业同类课程的教学时数,该课程的教学时数显然偏少。因此,我们任课教师应该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目的,深入研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探讨教学改革的措施。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由于专业的特点,一方面,园林景观专业建筑史的教学着重于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了解而不必过于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教学内容面比较广,而教学时数比较少的矛盾,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3、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1教学内容的选择取舍与系统连贯《中外建筑史》课程由中国建筑历史、外国建筑历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几个部分组成。中建史的内容涵盖了自原始社会以来的建筑发展演变情况,时间跨度大且涉及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如民居、宫殿、陵墓、佛寺等,而这些建筑的产生、演变过程又与地理气候、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外建史内容涉及到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建筑发展历史,内容丰富。特别是欧洲建筑史,它的历史悠久,经历的阶段最多,并且每个阶段都有它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相应的建筑形式和风

4、格,阶段性非常鲜明,因而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上述教学内容,要在一学期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显然难以实现。因此,应根据学时、专业特点、培养目标等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做到既保证系统连贯,又取舍合理。1.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我校园林景观专业建筑史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蓝本,配以二维图形图片及文字为主要内容的ppt课件,再加上教师程式化的单边讲授为主的方式。以ppt课件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有许多优点,如省略课堂板书节约时间,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更多的课程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不过,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着课堂信息量过

5、大,学生难以把握知识重点,对所学知识消化不良等问题。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多媒体授课的教室往往偏大,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为了获得较好的幻灯放映效果,教室都是拉上窗帘,使得室内光线偏暗,教师在讲台上无法观察到学生眼神与面部表情,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映,无法有针对性的控制讲课节奏,课堂讲解基本上是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主观想法进行。1.3教学实践环节缺乏对于建筑史课程来讲,教学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有关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多样的空间形式与院落组合,尤其是名目繁多的木构建筑的构件梁、柱、檩

6、、椽、斗栱的构造及其做法,如果没有教学实践环节的配合,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结合图片演示的讲解,学生往往不容易认识、也很难体会到它们的精妙之处。外建史的教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我们介绍赖特的著名建筑流水别墅时,特别强调其成功之处在于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完全融入了周围的山石、树木、溪水、瀑布之中,其手法与中国园林创作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也正是园林景观专业学生应该重点体会之处。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从图片上了解流水别墅,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师作品的精美独到之处。目前这些不足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弥补,如课外现场

7、观摩,由学生制作实际场景的三维模型等,同时辅以先进的虚拟现实教学手段。1.4考核方式不合理以往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由两方面组成,即占总成绩70%的卷面形式的期终考试成绩,和占30%由平时抄绘作业、小论文与考勤等组成的平时成绩。这种以卷面形式为主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一些负面效果,即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上课迟到早退,抄绘作业、小论文拖欠,卷面考试则在期末考试阶段进行突击,靠着死记硬背来应付。学习建筑史的根本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理论修养和素质,部分学生对待考核的这种态度、方式不要说有悖教学目的,就是课程本身的基础内容也往往不能很好掌握。比如古

8、罗马建筑方面的教学内容,如果大家不注重平时扎扎实实的学习、理解、积累,仅仅依靠考前突击,就会在试卷上出现“文艺复兴之前的古典主义建筑……”这样张冠李戴的笑话。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